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的耦合机制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的耦合机制 出处:《财经科学》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现有持续创新理论归纳了银行持续创新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银行持续创新初步测评表,并以现实案例进行修改、完善和验证,结果证明测评表用来测度银行持续创新是适用的,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同银行持续创新正相关,三者耦合度越高,银行持续创新越可能实现。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从深度访谈的规范案例研究方法中形成一个适用的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2)深化持续创新理论研究,构建了动力、能力和机遇耦合度分析模型。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theory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based on innovation theory framework of bank, build a bank continuous innovation preliminary evaluation form, and according to practical case modification, improvement and valid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aluation table is used to measure the banking sustainable innovation is suitable, innovation power, ability and opportunity with the bank continued innovatio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three the coupling degree is higher, the bank is more likely to achieve sustained innov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is: (1) from the standard case study in depth interview method to form a suitable bank innovation evaluation form; (2) the deep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power, ability and opportunity coupling analysis model.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重大风险动态识别、评价和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0862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0YJC630047)部分成果
【分类号】:F832.33
【正文快照】: 一、理论回顾和研究命题(一)商业银行持续创新的定义和特征根据向刚[1]企业持续创新的内涵,定义商业银行持续创新是:银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不断地推出和实施新的创新项目(含技术、产品、流程等制度创新项目),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创新经济效益的过程。银行持续创新主要有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谦;;公允价值及公允性检测指标[J];财会月刊;2006年24期
2 管七海;违约率评估因素与指标确定及其重要度排序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5年04期
3 李怡佳;管理科学科研选题及其研究方法探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黄湛冰,万迪f ;惩罚在长期激励中的成本优势分析[J];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5 陈雁云;何维达;;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相关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赵兰芳;;论案例研究方法在会计领域的应用[J];会计研究;2005年10期
7 张瑞君;邹立;封雪;;资金集中管理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11期
8 刘丽华;杨乃定;;针对案例研究局限性的案例研究方法操作过程设计[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6期
9 陈德智;;技术跨越概念与标志界定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年03期
10 林曦;;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劲;景劲松;沈祖志;;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作用机理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熊立华;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开发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顾卫平;管理跨国并购——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模式[D];复旦大学;2004年
4 景劲松;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动态模拟与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耿帅;基于共享性资源观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田元福;建筑安全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俞东慧;企业流程变革管理影响因素及其动态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吴敏;企业领导行为作用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陈升;企业IT应用决策与绩效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肖小勇;基于企业网络的组织间知识转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永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蒋键;供应商参与创新与制造商创新绩效相关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楼浙君;软件项目风险因素与项目产出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孟晓斌;管理者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姜涛;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曹体杰;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以信息电子行业为例[D];浙江大学;2004年
7 曲波;企业能力体系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高婧;消费者母品牌态度对于延伸产品态度影响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黄春新;基于消费者感知的企业声誉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李卉;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晓波;动态学习与企业的核心能力[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S1期
2 路风,张宏音,王铁民;寻求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对宝钢在汽车板市场赢得竞争优势过程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3 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3年12期
4 谢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布和竞争策略——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产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5 谢伟;;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中国轿车工业[J];管理世界;2006年12期
6 谢伟,吴贵生,张晶;彩电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7 吴晓波;二次创新的进化过程[J];科研管理;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炳熙;;商业银行国际化若干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2 ;2011年征稿要点[J];新金融;2011年07期
3 ;贵阳市商业银行更名为贵阳银行[J];贵阳文史;2011年01期
4 傅小梅;;商业银行税收筹划策略[J];金融博览;2011年07期
5 张鸿宇;;加息周期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J];金融电子化;2011年04期
6 闫培雄;;资本约束下商业银行如何实施战略转型[J];内蒙古统计;2011年03期
7 金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加快推进转型发展 2011年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及走势展望[J];中国城市金融;2011年02期
8 王珏帅;;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朱思思;刘春;;商业银行体验营销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
10 吴智勇;;浅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建设[J];中国审计;201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2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宁;;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启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邓清;;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5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周洪俊;;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布局的优化与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7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课题组;沈佩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8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9 杨坚;;商业银行反假货币工作初探[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10 赵庆明;;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可提高灾后重建速度和质量[A];2008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淑玉;商业银行如何增强竞争力[N];承德日报;2005年
2 何丽梅 李岩;商业银行骆驼评价体系分析[N];财会信报;2005年
3 何丽梅 王志昆 李岩;商业银行业绩评价指标简析[N];财会信报;2005年
4 何丽梅 王志昆 李岩;商业银行业绩评价指标[N];财会信报;2005年
5 刘海东;商业银行怎么说[N];中国审计报;2005年
6 崔云良 郑国中;当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7 方道明(作者单位:农行江苏镇江分行);对构建和谐商业银行的几点思考[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8 周希凡;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方略[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9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 黄建锋;改革提速 商业银行迎来机遇[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记者 陈晓刚;加帝国商业银行24亿美元了结安然案[N];中国证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2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何亮;商业银行的厂商理论[D];暨南大学;2005年
6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彭纯;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姜美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金环;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田榕榕;论金融海啸中商业银行盈利变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邓力;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再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p,
本文编号:1389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8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