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华革命党本部债券的发行

发布时间:2018-01-06 21:04

  本文关键词:中华革命党本部债券的发行 出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华革命党 本部债券 财政部 筹饷章程


【摘要】:"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重树党帜,成立了中华革命党,并于1915年发行债券,筹措经费用以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规复共和政治,发动"第三次革命"。债券面值分为壹千圆、壹百圆和拾圆三种,主要发行对象为聚居于南洋和美洲等地的华侨。本文结合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债券和文献资料,就债券的发行与相关问题进行考证。
[Abstract]:"The two revolution" after the failure of Sun Zhongshan in Japan, Tokyo heavy tree party flag, set up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party, and the issuance of bonds in 1915, by raising fees to against the Yuan Shikai dictatorship, restore Republican politics, launched the "third revolution". The bond value is divided into 1000 round, one hundred round and round up three. The main issue for th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nd America and other places. In this paper Chinese National Museum collection bonds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on the issuance of bonds and related issues.

【作者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分类号】:F822.9;K25
【正文快照】: 中华革命党本部债券是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规复共和政治,发动“第三次革命”筹措经费而发行的。目前,所见此种债券的专题文章大多为介绍类,因此,笔者在查阅大量中华革命党相关史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债券和文献资料,就债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熊秋良;中华革命党的财政管窥[J];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文秋;;徐悲鸿风景油画绘制时段考[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安跃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孙中山在美洲发售的债券考述[A];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钱币》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生;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孔祥增;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47—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宏;;论民初中华革命党对孙中山民权主义的继承和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4期

2 ;国民党《中央日报》停刊 《台湾日报》也宣布停刊[J];中国报业;2006年06期

3 ;乡村走出来的巨人──—孙中山[J];乡镇论坛;1994年06期

4 杜金娥;;热诚爱国 赞助独先——介绍孙中山先生在美国发行的中华民国金币券[J];安徽钱币;2002年Z1期

5 杜永镇;;旧金山《少年中国晨报》选录[J];中国历史文物;1985年00期

6 李姗;;试述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历史贡献[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7 陈丽艳;;贵州省博物馆馆藏中文报刊目录[J];贵图学刊;1994年04期

8 ;乡村走出来的巨人──贺龙[J];乡镇论坛;1995年10期

9 王凌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十一)[J];中国粮食经济;2011年11期

10 吴筹中;朱肖鼐;;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早期发行的“饷筹票券”[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宜杰;;论黄兴不入中华革命党[A];黄兴研究文集[C];1994年

2 陈孝华;;闽籍华侨与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3 ;万里长征董必武[A];万水千山远征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专集[C];2006年

4 刘晓焕;;反清倒袁的民主革命志士孙屹[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5 刘遐龄;;同盟会与华兴会的渊源——孙黄交谊安危甘苦十一年[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6 杨天石;;对黄兴等人的猛烈抨击——跋“真革命党员”的反黄传单[A];黄兴研究文集[C];1994年

7 徐先蕊;;孙中山政党政治理论与实践论纲[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秦立海;;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组织演变述评[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昌福;;辛亥革命时期社会政治思潮与洪门致公堂的“改堂为党”——陈炯明、孙中山与中国致公党的建立[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10 王耿雄;;《孙中山全集》几件史事的考订[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苑书义;孙黄自由观的碰撞[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 顾晓红;卢湾区台联会建议 深化现有文化资源建涉台文化名人网[N];联合时报;2009年

3 曹巍;市民委召开座谈会纪念尹神武烈士[N];营口日报;2008年

4 牛立志;“中国共产党的模范领导者”缅怀敬爱的董老[N];人民日报;2011年

5 吉林日报 陈长林;报人文章 史家见地[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方振武[N];人民日报;2005年

7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党之元老 国之元勋 人之楷模[N];湖北日报;2006年

8 范福潮;现代话语包装下的传统政治[N];南方周末;2010年

9 陈华俐邋张万土;两岸林氏血浓于水[N];闽南日报;2007年

10 黄威娜 李庆海;探寻农工党“一干会址”[N];团结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健;圣人视野中的革命[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李胜军;对孙洪伊与孙中山及国民党人政治合作的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佟敏强;中共与第三党转向合作的历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李攀;上海国民党基层组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陵宁;从欧事研究会到政学系(1914-1920)[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余春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纪念孙中山活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正东;《正谊》杂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晓泉;“二次革命”前后陈其美反袁斗争述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瞿磊;《建设》杂志对马克思学说的介绍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田甜;谭平山与中国共产党[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89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89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9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