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汇率机制、内外均衡与经济转型

发布时间:2018-01-07 18:23

  本文关键词:汇率机制、内外均衡与经济转型 出处:《江海学刊》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汇率机制 经济转型 外部失衡 内部失衡


【摘要】: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实践中存在"管理"有余而"浮动"不足的缺陷。要在后危机时代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必须进一步推进我国汇率机制改革。一要提升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加快市场取向改革向要素市场扩展的转变;二要克服非理性的"浮动恐惧症",促进外部失衡向均衡的转变;三要化解汇率稳定与币值稳定的冲突,促进内部失衡向均衡的转变。
[Abstract]:The current RMB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has the defects of "management" and "floating" in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smoothly in the post-crisis era.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in China. Firstly, we should promote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exchange rate and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factor market. Second, we should overcome the irrational "floating phobia"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external imbalance to equilibrium; Third, it is necessary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and currency stability and promote the transition from internal imbalance to equilibrium.
【作者单位】: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部;中共惠州市委党校图书馆;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影响”(项目号:09BJY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6;F752.6;F124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由人口大国向经济大国演进,中国需求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由此,中国经济不应再一味舍近求远地过度依赖出口,而应由投资、出口驱动向内外需并举转型。与此同时,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也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内需,更好地实现生产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永林;跨国经营企业内部化成长行为的有效性[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杜珊珊;朱敏;;产业内贸易及我国的现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3 许经勇;重新审视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4 许经勇;黄焕文;;中国特色城镇化、农民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2期

5 王进明;;中美贸易:巨额顺差背后的利益流失[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6 王宇;开放经济下中国的金融改革与政策调整[J];财贸经济;2001年07期

7 唐维维;;中国传统产业的“贫困化增长”[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8 陈婷;论进入复苏轨道的日本经济[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4期

9 李凡;利用外资规模与优化资源结构[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0 胡晓丽;;区域贸易集团和GATT-WTO的关系[J];研究生法学;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詹晶;;从环境外部性角度论自由贸易对农产品进口国福利水平的影响[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江河;;开放条件下的贫困化增长问题研究[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江;中国对外贸易的本土市场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黄中文;跨国并购的宏微观经济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张奇;金融风险论——体制转轨时期金融风险形成机理与金融稳定机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4 王红夏;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邹益民;中国资本市场开放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赵春红;我国关税制度设计[D];厦门大学;2003年

7 李维萍;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刘东升;论服务产品市场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决定[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董秘刚;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罗士勋;人民币汇率预测和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梦璇;环境安全视角下我国出口贸易管制与激励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肖凌峰;论我国产业损害预警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宜健;多重博弈下的汇率选择[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伟;中国企业海外利益拓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王晓霞;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魏丹;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发展空间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7 商平;日美与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刘克欣;中国寿险业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王方华;中国与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彭静;出口退税政策对江苏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强;试论东部经济转型与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经济转型的思考[J];经济评论;1998年04期

2 方慧;试析中国居民收入差距[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李志俭;构想白银市的经济转型之路——访中国城市研究会学术委员、白银市交通局局长曾锡庭[J];发展;2003年03期

4 蒋建国;晚清广州经济转型的基本特点[J];探求;2004年06期

5 蓝海林;;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集团行为的再认识[J];经济管理;2004年21期

6 王志宏,李成军;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05年11期

7 王忠元;;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考[J];绿色财会;2006年02期

8 阎宝泰;;加快白山经济转型 实现更快更好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9 曹吉根;齐艳丽;;“浙江质量推进器”助力经济转型[J];中国品牌;2006年02期

10 赵晓;;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与教训[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宇;;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问题及对策——阜新案例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苏东斌;;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研究[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3 赵杰;;发展低碳金融,促进经济转型[A];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业创新---2010年金融业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贺灿飞;潘峰华;;经济转型、动态外部性与中国城市产业增长[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于言良;;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新路子[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6 李善民;王陈佳;;珠江三角洲经济转型:压力与竞争力提升途径[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先庆;武亮;;流通价值创造与中部经济转型的政策选择——基于等产业水平曲线的经济学解释[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谢永刚;刘燕;;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环境保护[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菁;李凡;;经济转型中探寻行业自主创新路径的研究——基于三一重工成长的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10 黄玮;张冠增;聂存明;;从经济转型到空间转型:资源枯竭城市枣庄发展战略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冰馨;浙江衢州重金引才助经济转型[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记者 游峰 通讯员 秦少梅;以可接受代价实现经济转型[N];东莞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楚 罗艾桦;大型企业推动广州经济转型[N];人民日报;2009年

4 张斌;值得期待的经济转型[N];人民日报;2009年

5 包斯日古楞 刘宇宏;正蓝旗优化格局 助推经济转型[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6 记者 曹吉根;浙江嘉兴——培育特色产业 推进经济转型[N];中国质量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大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经济转型的领导干部队伍[N];石河子日报(汉);2010年

8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经济学家 厉以宁;加紧经济转型 摆脱投资怪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记者 崔璀 王建平;云和实施工业经济转型的“防攻战略”[N];丽水日报;2010年

10 ;襄樊高新区“四驾齐驱”力促经济转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中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付夏婕;论英国土地法律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陈丹丹;中国经济转型绩效的成本—收益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4 葛传红;经济转型中的国家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龚松柏;中印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比较[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谢晓波;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昊青;中国·企业·媒介[D];复旦大学;2005年

8 边莉;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张小兰;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丁伟国;转型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娟;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王聪;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3 关洁;我国当代经济转型与义利观的建构[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德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雪刚;乡镇政府的职能与经济转型[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杨,

本文编号:1393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93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6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