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基于不同中介目标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2 21:05

  本文关键词:基于不同中介目标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比较研究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政策效应 中介目标 SVAR模型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1999—2013年季度数据,构建由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R)、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以及人民币贷款余额(LOAN)组成的五变量SVAR模型,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具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三个中介目标中,信贷冲击对我国产出波动的影响最大,货币供应量冲击对我国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大,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小。
[Abstract]:This paper Chinese using quarterly data from 1999 to 2013, built by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7 day interbank interbank offered rate (R), broad money supply (M2) and the balance of RMB loans (LOAN) composed of five variables SVAR model, calculates the specific effects of different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output volatility and price volat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intermediate targets in monetary policy, the impact of credit shocks on China's output volatility, monetary supply impact on price fluctuations in China's largest,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s on the macroeconomic impact is minimal.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8GJA0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9003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0SSXT106)
【分类号】:F82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但是中央银行不能直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而是需要借助中介目标发挥作用。因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即成为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环节,因而也成为备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在理论方面,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光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不同中介目标SVAR模型的比较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3期

2 张雪兰;杨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基于1996—2009年季度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6期

3 邓创;石柱鲜;;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基于潜在产出、自然利率与均衡汇率的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01期

4 付一婷;范曙光;;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计量检验[J];管理学报;2007年03期

5 田祥宇;闫丽瑞;;银行信贷、货币渠道与资产价格——兼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的选择[J];财贸经济;2012年09期

6 莫万贵;王立元;;货币供应量和贷款仍是当前合适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J];经济学动态;2008年02期

7 李占风;涂占新;陈妤;;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年09期

8 张辉;黄泽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年03期

9 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10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仁水;;中国稳健货币政策效应分析:1998-2004[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马英俊,陈彦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问题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麦元勋,田晔;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4 柳明花;李虹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实证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于明霞;柳明花;;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与利率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6 赵明勋;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7 万跃楠;;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投资的渠道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04期

8 许伟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析——利率市场化经济效应实证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2期

9 尹优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基层传导的梗阻及疏导[J];财经科学;2003年04期

10 王欣;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降斌;潘慧;;我国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基于1998-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何茂涛;;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5 龚敏;李文溥;;扩大内需中的货币政策效应——1996-2003年的实证分析[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伟;;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述评[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白俊;连立帅;;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白俊;连立帅;;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笑峰;郭菊娥;;SHIBOR利率期限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7 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付琼;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云爽;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张浩;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觅;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胡黠;中国货币政策的收入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洪燕;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马静;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秋红;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强;广义脉冲响应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分析中的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仇丽;货币政策对城市商品房价格的区域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陈俊芳;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的传导渠道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光友,邱长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及启示[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2 刘凤芹,谢适汀;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3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4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5 方先明,熊鹏;我国利率政策调控的时滞效应研究——基于交叉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6 李春琦;王文龙;;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应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7 黄燕芬;;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3期

8 张雪兰;杨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基于1996—2009年季度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6期

9 伍戈;;中国货币供给的结构分析:1999-2009年[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10 石柱鲜;孙皓;邓创;;Taylor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实证检验——基于时变隐性通货膨胀目标的新证据[J];当代财经;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建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小强;基于普尔理论的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军新;论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历史选择[J];金融与经济;2004年03期

2 罗丹阳;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检验:1996-2004[J];上海金融;2004年11期

3 刘俊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不适应性分析及优化策略——兼评以通胀定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可行性[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3期

4 李海涛;赵锴;;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两难选择[J];经济纵横;2007年07期

5 王秀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建模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刘鹏;;货币供应量是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现实选择[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1期

7 于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从货币供应量到其他目标的探讨[J];学海;2009年04期

8 丁梅;;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如何选择[J];民营科技;2011年06期

9 周逸青;;基于中介目标相关性和可控性的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13年02期

10 胡援成;新调控模式的中介目标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莉;赵昕;殷克东;;对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思考[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需要怎样的货币中介目标?[N];财经时报;2004年

2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郭峰;货币供应量 已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3 张宝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N];金融时报;2006年

4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央行中介目标应过渡到货币市场利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关注赤字目标 回避长期风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张立栋;硬着陆威胁有多大[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7 ;货币政策操作将以利率为中介目标[N];中国财经报;2000年

8 证券时报评论员;货币政策呼唤新坐标[N];证券时报;2006年

9 柳鸿生 池壁;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暂不宜动[N];财经时报;2005年

10 夏斌 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节选)[N];证券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运信;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张俊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任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石晗冰;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中介目标效率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高婧;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张慧一;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红光;我国货币政策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戴军;美国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解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学晖;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蓓君;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向利率转变的阶段性探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臧新运;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曲辛淼;后危机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15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15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2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