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韩国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出处:《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信贷紧缩,也对韩国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美国次贷危机对韩国金融市场以及银行效益直接或间接带来的影响并不大,韩国次级贷款问题与美国次级贷款问题并不存在太大的联系,而且其性质也不同,尤其是韩国房地产PF贷款相关的次级贷款规模有限,存款性金融机构成为主要的投资者,并且其购买契约的情况较多。本文对韩国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进行分析,探究了资产证券化在房地产项目融资中应用的优点,但是通过分析,发现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还存在着很多风险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建议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金融机构等房地产项目融资的三个相关部门建立坚固的风险管理机制,最后从中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Abstract]:The credit crunch caused by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also had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real estate project financing securitization market in South Korea. However,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little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 on the Korean financial market and bank benefits, and there is not much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ub-prime loan problem in South Korea and the sub-prime loan proble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nature is also different, especially in South Korea real estate PF loan related sub-loan scale is limited, deposi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ecome the main investors. And its purchase contracts are m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orean real estate project financing securitization, explores the advantages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in real estate project financing, but through th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risk problems in the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project financing.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and suggests real estate developers and builders. Thre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real estate project financing, such a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et up a firm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分类号】:F833.126;F832.5
【正文快照】: 一、引言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信贷紧缩,也对韩国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美国次贷危机对韩国金融市场以及银行效益直接或间接带来的影响并不大。近期的韩国次级贷款问题与美国次级贷款问题并不存在太大的联系,而且其性质也不同。尤其韩国房地产PF贷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小蒂,韩爱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探析[J];财贸经济;2002年12期
2 汪利娜;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比较及我国的有关制度安排[J];金融论坛;2002年12期
3 吴亮;;美国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06期
4 徐有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浅析[J];商业经济;2005年08期
5 万正晓;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6 黄小彪;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创新的理论思考[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难点探讨[J];当代经济;2009年15期
2 崔佃光;;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刍议[J];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06期
3 吴亮;;美国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06期
4 林霞 ,刘丰 ,邓明;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12期
5 王波;;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6 贺显南;赵海;;中国抵押贷款证券制度障碍研究[J];经济师;2006年02期
7 徐有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浅析[J];商业经济;2005年08期
8 吴强;马郧;;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难点问题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赵丹;;基于房地产证券化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蔡晓阳,刘清梅;我国实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初步分析[J];企业经济;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艾毓斌;国内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程红梅;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7年
3 江航翔;开放条件下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爱娟;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刘超;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3 谭禹;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D];湖南大学;2003年
4 方亮;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黄龙敏;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李志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探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7 申觅;信贷资产证券化及在我国的运用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孙向红;中国住宅产业发展探析[D];浙江大学;2003年
9 杨若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及防范[D];天津大学;2004年
10 陈凤英;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探讨[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权中,何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探讨[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乔梁;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面临的约束条件[J];财金贸易;1999年12期
3 石红军;信用风险、信用工程与资产证券化[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12期
4 王全民;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担保模式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5 汪利娜;抵押贷款证券化在美国的兴起与发展[J];财贸经济;2000年06期
6 张小蒂,韩爱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探析[J];财贸经济;2002年12期
7 王多毅;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效用及实施方案分析[J];城市金融论坛;1999年07期
8 冯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J];南方金融;2007年09期
9 何德旭;关键是完善资产证券化的市场环境和制度条件[J];管理世界;2001年03期
10 朱宝宪,刘炜莉;中国开展资产支撑证券化融资的研究[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长龙;;专利证券化的机遇与风险[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9期
2 Angle Yu;;证券化市场:未见反弹迹象[J];长三角;2010年04期
3 徐广金;;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4 骆秋生;;我国实施排污权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1年24期
5 周媛;;浅论反倾销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赵静;;后危机时代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7 冯彬;;浅析资产证券化[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8 叶承阳;;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意义[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9 王fx;;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与特殊目的公司的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10 赵杰;;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应用现状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冬伯文;霍志斌;张柏林;马海生;周纯伟;易灿辉;王秀卓;周美辰;李舒;;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创新[A];2008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09年
2 阎建军;关凌;;保险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资产证券化视角[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3 黄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二级市场开发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英;叶小渝;李殿明;徐兵;;城市污水处理行业中资产证券化的思考[A];全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交流与工程咨询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贺乐睿;;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与发展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桂银香;;美国次级债券产品形成机理及风险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7 赵于平;郑羌;;资产证券化与广电行业增值策略[A];数字电视产业与三网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于平;郑羌;;资产证券化与广电行业增值策略[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9 谢涤宇;;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看国有企业如何加强风险管理[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10 陆秀芬;;浅析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叶再春 夏丽华;周道炯认为 资产证券化要先行试点[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记者 唐爱平 通讯员 王泱 姚广平;省属监管企业资产证券化工作启动[N];湖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聂伟柱;央行重申“适度宽松” 资产证券化破解平台贷风险[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孙妍 杨红岩;我国公路应急和风险管理机制初成体系[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记者 张毅;《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山西省推进策略》课题通过评审[N];山西日报;2010年
6 记者 张晋生;我省推进资产证券化课题通过评审[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姜雷;国企资产证券化要达到80%[N];经济观察报;2011年
8 陈和午;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值得鼓励[N];证券时报;2011年
9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林辉煌 吴秋菊;农村风险管理机制待改革[N];新农村商报;2011年
10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陈珊 钟帅;资产证券化亟须加快[N];中国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峰;资产证券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黄育华;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冯文力;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哈斯其其格;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吴海峰;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6 洪艳蓉;资产证券化若干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王明国;资产证券化及其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8 苗纪江;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9 周乐伟;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缪心毫;跨境资产证券化中的私人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科桦;农村土地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乐;论资产证券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刘云平;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刘娟娟;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徐远志;次贷危机下反思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制度[D];吉林大学;2010年
6 段炜;资产证券化及其在我国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7 刘灿辉;资产证券化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卢伟;商品林资产证券化探讨[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王瑛;资产证券化的有关会计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10 徐宽宝;资产证券化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5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1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