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对信贷行为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信贷管理体制 考核机制 行为金融 商业银行 出处:《上海金融》2011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是金融改革进程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基于行为金融学分析,我国现行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存在着潜在风险。应改革现行的信贷组织结构,建立起专业化、技术型和不受行政影响的较独立的信贷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信贷管理约束和激励机制,并引导银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Abstract]: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ar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reform, based on behavioral finance analysis. There are potential risks in the current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in our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current credi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establish a more independent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specialized, technical and independent of administrative influence. Further improve the credit management constraints and incentives, and guide banks to actively imple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大学;
【分类号】:F832.4
【正文快照】: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了现行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对信贷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一、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西方行为金融学的兴起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布鲁尔(O.K.Burell)提出的将量化投资模型与人的行为特征相结合的研究。20世纪60至80年代,Tversky和Kahneman运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智斌;;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学的修正与创新[J];商业时代;2007年04期
2 杨文超;;中国股市运行机理的行为金融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林钟高;谢升滕;;国外行为财务理论述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许庆明,陈文杰;对股票市场效率问题的四种理论分析方法[J];商业研究;2002年18期
5 高蔷,朱虹;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的比较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6 林钟高;谢升藤;;行为财务学:一项理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1期
7 段军山;股市财富效应的多重解释——及对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弱化的实证检验[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8 刘志国;行为金融与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李萌;张全旺;;行为金融学在公司财务中的应用[J];华北金融;2006年06期
10 杨迪睿,韩德宗;期望理论与中国个人证券投资者的交易行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战明华;中国金融深化的绩效与经济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黄大海;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赵伟军;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及其动因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杨奇志;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成颂;海峡两岸证券市场效率研究的一个视角[D];河海大学;2005年
6 徐茂卫;我国证券投资者投资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郭强;上海股票市场异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董大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收益率分布主观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申隆;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下的投资者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杰伟;基于马尔可夫结构转换随机波动模型的股市波动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黄承;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行为博弈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青;行为金融理论和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4 王金全;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与我国证券投资行为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5 崔萍;试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和启示[D];暨南大学;2003年
6 张华庆;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陈睿鑫;证券涨跌幅对投资者短期交易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李武;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王晓黎;资产定价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吴丽;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我国证券投资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再斌,匡霞;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行为的内生制度根源分析[J];财贸研究;2003年01期
2 贺晖;;浅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南方金融;2006年11期
3 陈伟光,肖晶;信用问题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J];海南金融;2005年02期
4 周颖,袁宁;公司财务管理的行为金融学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殷孟波,贺国生;银行为什么愿意向大企业贷款[J];经济学家;2003年04期
6 李志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7 邝坦励;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信息经济学分析[J];理论月刊;2004年04期
8 闻超群;章仁俊;;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经济学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7年01期
9 丁志国;苏治;杜晓宇;;现代金融学理论的疏漏与分歧[J];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10 梁丽香;谭中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模型及对策探讨[J];学术论坛;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进宽;;现行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对信贷行为影响的研究——基于行为金融理论[J];武汉金融;2011年06期
2 林强,林荣金;对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J];福建金融;2001年03期
3 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卢钦;曹建强;房卫;;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实证研究[J];华北金融;2006年01期
4 左小蕾;;左小蕾:新信贷管理体制是银行体制的一场市场化变革[J];法人;2011年01期
5 iJ哲省;;关于改进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问题的研究[J];中国金融;1958年08期
6 骆波;农村信贷资金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7 朱培玉;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8期
8 鲍江兮,李树新;“差额包干”信贷管理办法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好办法[J];农村金融研究;1984年01期
9 廖传俊;;完善商业性信贷管理体制的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年05期
10 吴竞择;韩芳;;关于当前我国区域信贷资源配置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许家业;;试论信贷管理体制改革[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王华庆;蒋明康;刘琼瑜;马强;张望;朱松华;张莉;;中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陈艳;;天价薪酬与微薄的现金分红[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4 邱登;刘信群;魏强;徐红旗;陈雪峰;全洁敏;;2004-2005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利率定价研究与实践[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曹建良;;农村信用社推进小企业贷款要实现五大突破[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杜亚涛;;农村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国杰;基金高管考核机制改革破冰[N];中国证券报;2011年
2 泰州海阳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 陈飞;把握市场机遇 加快银行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8年
3 朱崇龙 林咸刚;邵家渡信用社改革信贷员考核机制[N];台州日报;2005年
4 刘书香 张茂松;构建农发行现代绩效考核机制探索[N];金融时报;2006年
5 文弋;激励到位才能营销到位[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6 中国工商银行平顶山分行 常民恩 焦杰;规范备付金比例考核机制[N];金融时报;2000年
7 蒋志鹏;负债业务转型 考核机制是关键[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8 记者 冯娟;沪中资行绩效考核改革待深化[N];上海金融报;2006年
9 樊丽华邋王博;渭南市分行强化考核机制力促业务发展[N];粮油市场报;2008年
10 深圳分行 乔士学;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改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惠平;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旋;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直属支行分部门核算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6年
2 魏巍;上海浦发银行哈分行经营与管理案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黄瑜;A银行广州市信贷业务特征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4 李兴开;延安工行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伍智君;中国建设银行BY支行客户经理考核机制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6 金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李元健;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段伟;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分配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李宏辉;信用卡风险控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唐爱军;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46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4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