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近代海外白银流入的货币效应分析:中西方比较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21 06:03

  本文关键词: 海外白银 中西比较 路径分叉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近代以来,中西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显现出来不同的趋势。而美洲大量的白银得以发现并开采,引起了世界贸易与货币存量的变化。自公元16世纪起,白银几乎同时流入中西方社会,但是所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本文运用中外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白银分别流入中国和西方(以西欧为代表)所产生的不同的效应,试图从制度层面更加深入的发掘中西方社会不同发展道路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需要的条件。
[Abstract]:Since modern tim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shown different trends. However, the discovery and exploitation of a large amount of silver in the Americas has caused changes in the world trade and the stock of money. Since 16th century AD. Silver flows into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ety almost at the same time, but the influence is different.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silver flowing into China and the West (represented by Western Europe),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deep-seated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h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eties from the system level.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conditions for achie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
【分类号】:F822.9;F821.9
【正文快照】: 近代以来,白银流入一直是经济史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诸多国内外学者从海外白银的流入渠道、流入量的多少,乃至于海外白银流入对当时中国货币结构所带来的冲击等方面都进行过深入研究。从16世纪开始,就有大量的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社会,从而引起了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2 严中平;丝绸流向菲律宾白银流向中国[J];近代史研究;1981年01期

3 韩琦;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J];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02期

4 燕红忠;;从货币流通量看清代前期的经济增长与波动[J];清史研究;2008年03期

5 郑友揆;;十九世纪后期银价、钱价的变动与我国物价及对外贸易的关系[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成军;先秦淮河流域货币文化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孔潮丽;1588—1589年瘟疫流行与徽州社会[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3 赵骞;胡毅;;唐太宗农业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4 张少华;;试述克勤郡王庆惠捐铸咸丰大钱及其它[J];安徽钱币;2008年03期

5 郭玉峰;;《管子》消费观探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林乾;;从叶墉包讼案看讼师的活动方式及特点[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戴建兵;;一个时代货币思想的进步——孙中山货币思想及实践评议[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张晓堂;;论明末清初发展对外贸易的历史机遇[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黄纪阳;;明中晚期至清中期华瓷外销蓬勃发展的原因探析[J];山东陶瓷;2006年04期

10 周执前;;国家法律制度变迁与清代前中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J];边缘法学论坛;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必发;;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地缘纽带[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承泰;;东汉时期货币铸造及管理机构的探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一期[C];1999年

3 史航;;清代湖北银元局及其机制银元初考[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五期[C];2006年

4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再认识[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5 林被甸;;跨越太平洋:中国与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范卫红;;从“金吾后卫”俸粮碑谈明代实物薪俸与宝钞贬值的关系[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7 陈新余;;中国钱币学的研究对象再研究[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徐达元;思源;;清钱中的臆造品[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贺东伟;谢金鹏;;地理环境禀赋、制度设计与经济增长——从“李约瑟之谜”和“韦伯命题”的解读看中国经济的历史增长[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冯之余;;明代“隆庆开放”与海上贸易发展[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隆生;明后期海外贸易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5年

3 肖瑶;李成梁与晚明辽东政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敬斌;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的消费[D];复旦大学;2006年

5 刘义程;发展与困顿:近代江西的工业化历程(1858-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游梦华;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周寂沫;论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刘源超;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模式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9 董仁忠;“大职教观”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阿明;明代货币与货币流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哲涛;虚拟货币属性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艳;青岛的金融业与近代化(1897-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褚明露;国民政府时期财政部的金融监管研究(1927-1940)[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硕;中国明清时期的墨谱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路宁涛;近代中外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及货币原因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6 王永起;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绍新;国家、市场、企业与信用的内在联系[D];山西大学;2005年

8 徐保风;金钱、金钱观及其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欢;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与动因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房爱华;明崇祯年间浙江地区灾荒与社会自救[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2 严中平;丝绸流向菲律宾白银流向中国[J];近代史研究;1981年01期

3 黄宗智;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4 彭慕兰,史建云;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回应黄宗智先生[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5 布威纳,秦慧颖;我的清代货币研究历程与成就[J];中国钱币;2005年01期

6 庄国土;16-18世纪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估算[J];中国钱币;1995年03期

7 王裕巽;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J];中国钱币;1998年03期

8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02期

9 钱江;1570—1760年中国和吕宋贸易的发展及贸易额的估算[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保佑;;地方社科情报为社科研究服务的发展道路[J];技术与市场;1986年06期

2 钱建南;影响日本发展的两大思潮[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8年10期

3 张钢;徐烨东;;改革“备战型”经济体制 走军民兼容的发展道路[J];军事经济研究;1988年01期

4 袁孟;南朝鲜“技术立国”战略的产生背景[J];科研管理;1991年01期

5 刁家和;多种经营应走企业集团的发展道路[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2年06期

6 常宗建;对我队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发展道路的回顾[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2年09期

7 舒化鲁;发展农村经济与经济发展起飞[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8 曹凤高;吴礼祯;;实施名牌战略 深化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J];武钢政工;1994年11期

9 郭金玲 ,程存平;农村应该走农业市场化的发展道路——来自获嘉县楼村的调查报告[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

10 ;邹家华副总理谈“安玻”的发展道路[J];文明与宣传;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强化质量管理,走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道路[A];2001年度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经验汇编[C];2002年

2 江泽慧;;加快城市森林建设 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3 应长春;;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第一造船大国[A];2005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郝企信;王慧;;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走高产高效发展道路,努力实现集约化生产[A];全国煤炭工业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经济交流暨2001年度命名表彰大会专题报告、经验材料[C];2002年

6 张生贤;;大力发展沙产业 加快小康建设步伐[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7 郭明俊;;科学发展观的普世意义[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斌;赵R,

本文编号:1450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50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