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ODI与我国技术进步的机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1 20:09

  本文关键词: ODI 技术进步 反向技术溢出 出处:《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ODI对母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论题,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各种效应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ODI与母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影响机制,将其归纳为海外研发反馈机制、跨国并购适用技术企业机制、收益反馈机制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公共效应。充分利用ODI实现我国的技术进步,关键是要提高我国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Abstract]: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ffect of ODI on home country is a new topic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noteworthy effects among the "going out" effect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eeply studi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between ODI and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home country. It can be summed up as the overseas R & D feedback mechanism, transnational M & A technology enterprise mechanism, income feedback mechanism and the public effect of FDI. We can make full use of ODI to realize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our country. The key is to improve our own technology absorption and independent R & D capabilities.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124.3;F832.6
【正文快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技术进步和研发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国内研发投入,而且还取决于从其他国家技术研发外溢的获取程度,其中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即对外直接投资、外向FDI,是指我国企业、团体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投资,并以控制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2 赵伟 ,古广东;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与趋向预期[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冰;胡美林;;高新技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2 钟昌标;对外贸易扩张与企业空间行为变化规律研究——兼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J];财贸经济;2001年11期

3 彭磊;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一个注解[J];财贸经济;2004年08期

4 李烁,王峰,王启云;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的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陈凯;焦家良;;跨国制药公司发展新特点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6期

6 马先仙;;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王跃生;;FDI理论发展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基础[J];南方金融;2007年08期

8 何龙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6年09期

9 俞毅;;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构建[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2期

10 李杏;李小娟;;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母国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志坚;技术跨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谭介辉;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胡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恒;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5 王恕立;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条件及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樊增强;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王焕祥;论跨国公司FDI中基于并购的要素交易整合优势[D];浙江大学;2004年

8 顾卫平;管理跨国并购——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模式[D];复旦大学;2004年

9 何骏;技术创新的国际互动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丁永洙;非国有经济对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雪峰;合作型FDI: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个新假说[D];苏州大学;2002年

2 毛中根;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组织[D];湘潭大学;2002年

3 龙晓柏;开放市场下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程健;对中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思考[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5 申加华;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与区位战略[D];浙江大学;2001年

6 李艳飞;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7 吉粉华;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区位矩阵分析[D];苏州大学;2003年

8 张建东;跨国公司技术扩散与我国技术进步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9 乔惠波;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黄丽萍;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投资国际化及中国的对策[D];吉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2 冼国明;严兵;;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J];世界经济;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春玲;耿传辉;;制约FDI对吉林省技术进步效应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2 赵伟;江东;;ODI与中国产业升级: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刘伟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研发费用和专利授权数据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0年05期

4 汪斌;李伟庆;周明海;;ODI与中国自主创新: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年06期

5 傅丽芬;;FDI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分析——以福建制造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0期

6 曾向荣;;内生性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10年04期

7 余子鹏;;我国经济技术进步的投入结构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3期

8 任春玲;耿传辉;;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问题研究——基于知识产权视角[J];税务与经济;2010年05期

9 齐天翔;杨大强;;基于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两种效应的商业银行效率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雷富贵;张岳恒;;广东省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兴鹏;张子龙;杨静;李勇进;薛冰;;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模型的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郭晓燕;阎燕;阎红窈;王秀婧;;中国人开鉭和深覆鉭的ODI的测量[A];第十届中国国际口腔器材展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胡竹枝;冯中朝;;技术进步与规模经济的分离与测算[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国林;;加入WTO后中国铁路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准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李北陵;别把碳排放权当成天上掉下的馅饼[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2 李浪婴;碳排放权交易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N];中国石化报;2008年

3 本版编辑邋市政协主席 王金华 市政协委员 朱仲羽 (教育界别) 高慧芹 (工会界别) 省政协委员 钱怡 (社科界别);谋求新作为 开创新局面[N];苏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播;我省境外投资试点运行ODI模块[N];黑龙江日报;2008年

5 何生英;政府转型是关键[N];金华日报;2005年

6 张铁;《京都议定书》:一种压力,,一个机遇[N];人民日报;2005年

7 刘吉昌;创新是技术引进良性发展的关键[N];光明日报;2003年

8 桑百川;外商投资的经济与非经济效应[N];经济参考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江东;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升级: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赵丰义;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陈文芝;贸易自由化与行业生产率:企业异质性视野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白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周燕;国际贸易、R&D溢出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D];厦门大学;2009年

6 喻美辞;南北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与南北国家的就业变动[D];厦门大学;2009年

7 夏玉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D];厦门大学;2007年

8 仇怡;中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晶晶;我国银行业ODI的区位选择及进入模式探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玲;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许卫;浙江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出口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毛里提拜克;ME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6 葛明;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田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扩散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汪思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曹勇;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10 徐颖;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双边产业内贸易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52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52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d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