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
本文关键词: RD存量 研发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结构 出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分别以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产值为产出变量,对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了估算,且从FDI、人力资本及其结构方面分析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研发创新平均效率偏低,效率值为0.464,而研发创新专利成果的市场化水平更低,效率值为0.292;中国研发创新产出的增长主要是RD经费驱动型的增长;中国研发创新活动不具有规模效应特征;FDI能显著促进研发创新效率改善;人力资本作为一个整体,对效率改善作用不明显,但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力资本部分对创新效率的改善有显著促进作用。
[Abstract]:By using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R & D innovation in China is estimated by using patent license and output value of new products as output variables, respectively, and from FDI. Human capital and its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efficienc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average efficiency of R & D innovation in China is on the low side, the efficiency value is 0.464, and the level of R & D innovation patent marketization is even lower. The efficiency was 0.292; The growth of R & D innovation output in China is mainly driven by R D funds. China's R & D innovation does no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ale effect; FDI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 & D innovation. As a whole, human capital has little effect on improving efficiency, but the part of human capital that has received college education and abov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09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7JA630067,10YJC630198) 企业管理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现代企业管理与陕西企业成长”
【分类号】:F832.6;G322;F249.2
【正文快照】: 0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研发创新投入不断增加,RD折合全时人员从1998年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彭国华;;我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构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2 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3 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4 虞晓芬,李正卫,池仁勇,施鸣炜;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现状与原因[J];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5 袁鹏;陈圻;胡荣;;我国区域创新绩效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1期
6 池仁勇,唐根年;基于投入与绩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科研管理;2004年04期
7 官建成,刘顺忠;区域创新系统测度的研究框架和内容[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2期
8 刘顺忠,官建成;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盛;郑立群;;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测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范丽娜;中国内地专利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徐琼;技术效率与前沿面理论评述[J];财经论丛;2005年02期
4 顾乃华;1992-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5 何枫;金融中介发展对中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3年06期
6 田园;;重庆与上海工业投资结构比较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高伟,何枫;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分析——基于随机前沿技术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8 刘满凤;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J];科技和产业;2005年01期
9 谌燕,刘满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DEA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5年03期
10 陶静;;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Yu Xiubin, Ren Ruoe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China;THE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MEASURES OF EFFICIENCY OF PRIVATE FIRMS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New Management Trends in New Century--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C];2001年
2 ZHU Weiwei and ZHAO Dingtao Strateg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Analysis Lab,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Jinzhai Street, Hefei, Anhui(230026);;EFFECT OF SUBSIDY POLICY ON TECHNICAL EFFICIENCY: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A];第一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2007年
3 XU Changxin1, ZHOU Hui2 1Business School, Hohai University, Post Code 210098, Nanjing, Jiangsu;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Post Code 210044, Nanjing, Jiangsu;;A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OF THE 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CHINESE PORTS[A];第一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霞;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效率及政策[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2 肖运来;我国油料作物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及效率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3 王金祥;生产前沿面构造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郭善民;灌溉管理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以皂河灌区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吴和成;投入产出模型若干问题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陈洪转;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7 张涛;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和生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李松辉;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池仁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评价与构建研究:理论与实证[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张耿庆;技术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莲芳;兰州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2 杨志江;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国卿;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方一兵;我国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界面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5 刘勇;中国油料作物生产的效率及地区比较优势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02年
6 陈铁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7 赵珍;中小企业创新网络构建及其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8 丁晨;对企业长期竞争活动中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及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孙金花;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10 孙亚超;区域金融创新系统与武汉金融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盛;郑立群;;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测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姚伟峰,何枫;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增长研究:贸易和FDI,谁更有效?[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4 闫冰;冯根福;;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6期
5 陈光,王永杰;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动力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王缉慈,王可;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根植性——兼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的发展[J];地理研究;1999年04期
7 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8 冯根福;刘军虎;徐志霖;;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9 赵伟;马瑞永;;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再认识——基于增长收敛微观机制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10 刘友金,李洪铭,叶俊杰;基于聚类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承亮;师萍;岳宏志;;FDI、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453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5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