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通胀与高通胀的非线性转换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 通货膨胀 STAR模型 市场机制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1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建立了以自身滞后一期值为转换变量的LSTAR模型,拟合效果良好,说明我国低通胀与高通胀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转换特征。CPI的转换位置在8.476%,RPI的转换位置在7.143%,CPI和RPI在低通胀下的系统是稳定的,在高通胀下的系统是非稳定的,由此导致高通胀持续的时间短,而低通胀持续的时间长,低通胀向高通胀的转换具有跳跃性,转换速度较快。
[Abstract]:This article on China's inflation rate is established by its lagged value of LSTAR model transformation variables, the fitting effect is good, indicating that there exist obvious nonlinear conv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CPI conversion in 8.476% position between low inflation and high inflation in China, RPI conversion position in 7.143%, CPI and RPI in low inflation system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in a high inflation environment is not stable, resulting in high inflation continued a short time, and low inflation lasted for a long time, low inflation, high inflation has to jump, conversion faster.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分类号】:F224;F822.5
【正文快照】: 0引言高通胀与低通胀如同经济周期一样,是客观的、普遍的现象。但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高通胀与低通胀转换会显示出不同特征,如转换速度、转换位置、转换幅度等。在两者的转换过程中,有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也有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因此,对于两者转换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潭秋;;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非线性特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2 谢赤,戴克维,刘潭秋;基于STAR模型的人民币实际汇率行为的描述[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永平,祝接金;经济增长与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3期
2 李坤;证券市场收益率的分布特征对VaR测算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宋福铁;国债对于私人投资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4 王剑,刘玄;货币政策传导的行业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5 王赛德,潘瑞娇;中国小麦期货市场效率的协整检验[J];财贸研究;2004年06期
6 房林,国涓,唐焕文;新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5期
7 董言治,娄树理,沈同圣,尉志苹,周晓东;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机载火控系统精度检测[J];电光与控制;2003年01期
8 陈曦,丁明;采用协整检验的电力系统组合预测建模条件判定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年08期
9 周辉;秦松涛;;我国股票价格序列波动的GARCH拟合[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4期
10 胡永平,张宗益;区域经济增长与储蓄之间相互影响之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书平;李金山;李建平;陈建明;;战争的阶段性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分析[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书平;赵茜;刘洪伟;;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周期性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佘传奇;夏家福;;中部崛起视野下的安徽亟待着力以消费拉动经济运行[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天宇;论金融衍生工具及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林江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告披露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宋剑斌;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李夺;我国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的机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孙红妮;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邵欣炜;基于VaR的金融风险度量与管理[D];吉林大学;2004年
7 马骥;指数化投资[D];吉林大学;2004年
8 黄诒蓉;中国股市分形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4年
9 胡勤勤;中国股市β系数稳定性、时变性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胡永平;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彬;沪深股市收益波动度的杠杆效应及传递性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江晓东;沪深股市收益率波动特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林海;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陈曦;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陈梅;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及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6 杨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多元推广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7 王华;基于VaR的投资组合优化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李京;深沪A股指数单位根现象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代文强;证券市场“周内效应”统计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10 韩静;我国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的协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谢赤,刘潭秋;国际汇率理论发展的世纪回顾与展望[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3 赵进文,闵捷;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4 赵进文;闵捷;;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政策拐点与开关函数的测定[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5 张屹山;张代强;;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6 谢赤,戴克维,刘潭秋;基于STAR模型的人民币实际汇率行为的描述[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7 卞志村;;泰勒规则的实证问题及在中国的检验[J];金融研究;2006年08期
8 刘金全;郑挺国;;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产出周期波动的非对称影响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9 赵进文;黄彦;;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模型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全;金春雨;郑挺国;;我国通货膨胀率动态波动路径的结构性转变特征与统计检验[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1期
2 哈继铭;;中国经济:通胀上行并未失控[J];资本市场;2007年07期
3 余永定;;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面临的十个问题[J];党政干部文摘;2008年01期
4 邵泽来;;论通货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3期
5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淡怎样医治当前经济的“虚、实”症[J];现代经济信息;1994年11期
6 张伶俐;李凯;;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7期
7 王沫;;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J];商业经济;2006年02期
8 欧俊;李花;;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期
9 赵伟;萧月华;王宇雯;;探求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之谜——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09期
10 张连城;周明生;;宏观形势谨慎乐观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2008年会综述[J];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学军;唐焕文;;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2 王时芬;;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及民众对政策反应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袁靖;;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动态关联性实证研究[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4 黄德春;林丽;张长征;;基于物流成本视角下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郝久娃;;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逄锦聚;;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秩序 面临的困境与摆脱困境的方略[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7 王林生;梅洪常;;影响商品房价格因素分析——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8 陈素芬;;价格变化的采购库存模型研究综述[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0) (Volume 4)[C];2010年
9 肖小河;王伽伯;黄璐琦;陈士林;王文全;赵润怀;龙兴超;张学儒;肖培根;;基于“药粮价比”的野生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方法的商建[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徐晖;;我国寿险增长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性分析——以山东省为例[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成露;期盼为百姓代言的“平民专家”多起来[N];工人日报;2010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霞;摩根大通: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构成通胀压力[N];证券时报;2010年
3 曲哲涵;一行三会:“低碳金融”将成下阶段新的“兴奋点”[N];经理日报;2009年
4 记者 任芳;1月份通货膨胀率将低于2.4%[N];中俄经贸时报;2010年
5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红春;我们更应该关心就业指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王立伟;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避免经济增长率短期急速上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岳振;中国或成危机的最大赢家[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8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宋华;失业率和通胀率均为4%[N];深圳商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沈强;现在进入“下半年时间”[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蒋海宽;成思危:中国经济复苏在望[N];云南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广华;菲利普斯曲线动态机制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陈文静;我国费雪效应的非参数检验[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雪燕;门限模型及其在我国宏观经济研究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09年
4 侯乃X;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赵红强;基于小波分析的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罗毅丹;灵活的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国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就业效应[D];复旦大学;2010年
9 罗贵发;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黄音;医药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钢;基于长记忆过程的中国通胀率与通胀不确定性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李莹;中国通货膨胀水平与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潘方卉;我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营;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杨燕敏;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及其修正[D];厦门大学;2008年
6 刘春华;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郭鑫;中国通货膨胀率与股市收益率的相关性[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郑捷;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短期波动的STAR模型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闯;基于主体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邢立芳;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模型及其在中国通货膨胀率波动分析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0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60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