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熟人社会、抱团取利与中国民间金融的稳定性发展

发布时间:2018-01-26 13:32

  本文关键词: 民间金融 地下钱庄 地下金融 熟人社会 抱团取利 出处:《学术研究》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权衡中国民间金融的利弊得失,利大于弊;支持民间金融健康有序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论述也较为充分。但是,由于对民间金融的社会性歧视,民间金融的长处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的研究较为薄弱。对中国民间金融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利弊得失及如何在现代金融体制下规范其发展的层面上,而应当深入研究其内在结构、制约因素、运行规律、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其意义不仅有利于民间金融的生存与发展,也有利于官方金融业的改革与完善。文章以中国地下钱庄为例,分析了民间金融稳定运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外部环境、社会圈及盈利模式,认为熟人社会是中国民间金融稳定运行的基本社会圈,高回报行业的存在是民间金融稳定运行的激励机制,诚实守信与集体驱逐是民间金融稳定运行的约束机制,抱团取利是民间金融稳定运行的基本获利模式。
[Abstract]: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Chinese folk finance, the advantag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To support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finance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are more, more fully discussed. However, due to the so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rivate finance. The merits of private finance have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relatively weak.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folk finance cannot only stay on the level of pros and cons and how to standardize its development under the modern financial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its internal structure, restrictive factors, operating rules,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and so on. Its significance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finance. It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official financial industry. This paper takes the underground banks of China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external environment, social circle and profit model of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private financ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acquaintance society is the basic social circle for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Chinese folk finance, and the existence of high return industry is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private finance.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and collective expulsion are the restraint mechanism for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private finan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39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国有民间金融发展的悠久历史,也有深厚的信用文化积淀。历史上晋商曾以“诚信义利”为经商理念,以“汇通天下”为理想,将民间金融发展到很高的水准,创造了一整套现代人都难以置信的金融运作制度,只是因为国家衰败、社会动荡,民间金融业才未能顺利发展为近代银行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曾凯;冯涛;;民间金融的制度变迁——立足于经济制度变迁史的研究[J];经济经纬;2009年05期

2 姜旭朝,丁昌锋;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2004年08期

3 雷立钧;邓小东;;鄂尔多斯民间金融的演化及出路[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易菲;龙朝阳;;我国民间金融的利弊分析及治理对策[J];特区经济;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冰心;;浙江民间金融的绩效分析与规范创新发展[J];北方经济;2008年12期

2 刘雪莲;王吉恒;;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3 车正红;张淼;古雨;;对吉林省民间融资发展的对策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丁明;;民间金融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互动机制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5 张希慧;;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规范边界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6 陶永诚;;形成机制、市场边界与发展模式:对民间金融发展的再认识[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陈泽慧;;民间金融的正规化与民间金融的发展——基于金融深化视角的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胡金焱;李永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比较成本优势与制度互补[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9 王松;庞永;;从国家“新政”的视角看我国民间金融的涅i弥厣鶾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谭立;;民间融资的政府监管措施[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俊丽;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农村金融体系重构[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张玉喜;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韩正清;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D];西南大学;2006年

4 李永平;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主体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李有星;中国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胡士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谢玉梅;农村金融深化政策与路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杜伟;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于丽红;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10 陈蓉;论我国民间金融管制的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倩;雷立钧;;鄂尔多斯地区民间金融解析[J];北方经济;2007年17期

2 黄家骅,谢瑞巧;台湾民间金融的发展与演变[J];财贸经济;2003年03期

3 张余文;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的退出与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建[J];财贸经济;2003年06期

4 张杰;;金融支持机制转换与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J];财贸经济;2008年02期

5 张宁;试论中国的非正式金融状况及其对主流观点的重大纠正[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6 谈儒勇;非正式金融批判的批判[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7 吕会彬;;关于疏导和规范民间融资问题的思考[J];河北金融;2006年05期

8 任旭华,周好文;中国民间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J];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9 史晋川,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10 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走出地下金融的黑色迷局[J];财政监督;2011年16期

2 彭少辉;;地下金融活动规制方略[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王子;;民间借贷:渴求救赎[J];中国企业家;2011年15期

4 李亚;;我国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5 韩琪;;中小企业融资难何以一直无解?[J];中国中小企业;2011年08期

6 田杰;;民间金融亟待“阳光化”[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7 邹玉;于畅游;李兆宇;;关于地下钱庄合法化问题的探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姜艾国;;“地下钱庄”漩涡[J];w,

本文编号:1465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65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2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