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通胀预期管理与物价调控手段
本文关键词: 居民消费价格 物价波动 VAR模型 出处:《改革》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VAR模型的物价波动成因的实证分析显示,1992年以来货币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70.03%,货币始终是影响我国物价的主要因素;但2003年以来,影响物价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物价上涨主要由劳动力成本、通胀预期和货币因素共同拉动,其对CPI的贡献率分别为39.97%、26.73%和25.19%,输入性通胀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8.11%。现阶段稳定物价水平不仅要注重控制货币供应,更应注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通胀预期的管理。
[Abstract]: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price fluctuation based on VAR model shows that since 1992,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monetary factors to CPI is 70.03, and currency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prices in China, but since 2003, the factors affecting prices have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Price increases are mainly driven by labor costs, inflation expectations and monetary factors. Their contribution rates to CPI are 39.97% and 25.19%,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imported inflation factors to CPI is 8.11%.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crease of labor productivity and management of inflation expectations.
【作者单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分类号】:F822;F72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金全;金春雨;郑挺国;;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性与通货膨胀率预期的轨迹:基于状态空间区制转移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学华;状态空间模型理论与算法及其在金融计量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7年
2 刘建江;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余元全;资产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肖崎;金融资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困境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若阳;居民预期物价水平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实证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陈红辉;论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测度[D];厦门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范从来;菲利普斯曲线与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目标[J];管理世界;2000年06期
2 刘树成;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J];管理世界;1997年06期
3 张焕明;1979年~2000年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3年02期
4 刘金全,范剑青;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5 刘金全,刘志刚;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实际产出波动性的动态模式与成因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薇;;物价波动水平对投资波动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1年15期
2 ;资讯[J];企业文化;2010年09期
3 ;要闻速览[J];黑龙江金融;2011年05期
4 黄涛;;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的初步分析[J];调研世界;2011年07期
5 黄向梅;夏海勇;;我国通货膨胀风险与货币供给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5期
6 吴国杰;;通货膨胀率与农产品价格指数契合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文锋;靳莹;;基于DAG方法的物价波动国际间传导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A];2007-2008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9年
3 孙红英;刘向荣;解玲丽;;基于传导模型的2010年价格指数预测[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郝圆;;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居民收入关联性研究——以西安市为例[A];陕西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专题学术活动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祝宝良;;开局年宏观政策瞄准五大任务[A];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捷文 通讯员 刘文燕 肖青春;家庭收支走出怪圈物价涨工资跟着涨[N];韶关日报;2008年
2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主管 沈洪溥 博士;未雨绸缪与矫枉过正[N];中国财经报;2010年
3 记者 丁开艳;稳物价涨工资成北京下半年重要目标[N];北京商报;2011年
4 任晓;通胀压力继续减轻 更多政策呼之欲出[N];中国信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任晓;“保增长”呼唤更多政策出台[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记者 张燕 通讯员 童为群;我市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升 “安全”成食品消费优先理念[N];宁波日报;2006年
7 记者 安蓓 王希 刘铮;代表委员解读上月经济数据[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本报记者 方烨 刘振冬 张莫;悲乎?喜乎?专家官员对经济指标解释分歧较大[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李龙;物价在轮涨 工资该跟上[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程瑞华;宏观经济趋势向好 热点问题还需关注[N];金融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晓峰;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7年
2 张蓼红;预防性储蓄动机对购买行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阿梅;我国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张筱婉;我国物价波动的形成机理与调控政策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黄普;我国地区物价波动差异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4 黄保军;我国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成艳;开放经济下中国物价波动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赵莎莎;我国物价阶段性波动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李博文;对我国物价波动影响的主要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徐佳;我国物价波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9 张学叶;银行信贷、物价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10 任洁;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7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9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