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退市制度新规的市场反应研究
本文选题:创业板 切入点:退市 出处:《证券市场导报》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2012年4月2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布的《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为背景(以下简称《规则》),考察了创业板退市制度新规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表明,《规则》颁布期间资本市场收益呈现"先升后降"趋势,显示投资者对于创业板退市制度呈现了"期待—失望"的反应过程。通过计算《规则》颁布期间的累计超常收益,发现资本市场出现显著负向的市场反应,投资者对完善新规后的创业板退市制度能保护自己的权益持否定态度。进一步地,依据上市公司绩效进行分组,研究发现,绩效好的上市公司的累积超常收益明显高于绩效差的上市公司,说明投资者认可完善后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优胜劣汰功能。
[Abstract]:Based on the listing rules of the gem issued by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on April 20th 2012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rul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arket reaction of the new rules of the gem delisting system.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ules are the "rules". During the promulgation period, capital market returns showed a trend of "rising first and then declining". It shows that the investors' reaction to the gem delisting system is "expectation-disappointment". By calculating the accumulated extraordinary returns during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rules, we find that the capital market ha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market response. Investors have a negative attitude that the gem delisting system after the new rules can protect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Further,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to group, the study found, The cumulative extraordinary income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with good performance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with poor performance, which indicates that investors recognize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function of the improved gem delisting system.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71172136) 教育部社科研究青年基金(批准号:2012YJC630173) 中国博士后特别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2T5025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批准号:DUT13RW42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冯芸;刘艳琴;;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1期
2 马丽亚;;信息冲击、股指波动与股市关联[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3 姜国华;王汉生;;审计作为证券市场有效监管工具之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年10期
4 杜伟锦 ,林伟江;ST类股票投资风险分析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3期
5 许琳;;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上市后长期业绩表现——基于法和金融理论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2期
6 李小溪;;论创业板退市新政与投资者保护——由退市整理期谈起[J];财会研究;2012年10期
7 马俊;;论我国创业板退市程序的完善:基于投资者权益保护视角[J];上海金融;2011年06期
8 唐齐鸣;黄素心;;ST公布和ST撤销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来自沪深股市的实证检验[J];统计研究;2006年11期
9 陈杰;;海外创业板退市制度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武汉金融;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国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IPO退出机制的法律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2 马慧;胡佳妮;;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退市影响——基于昌九公司的案例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5期
3 关旭;;基于国际经验的创业板退市制度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1年11期
4 李双成;李少颖;程远;;股票市场投资风险研究评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9期
5 张菊;;论我国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以投资者利益保护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0年33期
6 厉国威;廖义刚;韩洪灵;;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增量决策有用性研究——来自财务困境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2期
7 张妍妍;吴乔;;基于Probit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退市风险预警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谢兵;;有关我国创业板退市程序之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年16期
9 张祥艳;;基于PEG估值法的ST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与其股票价格偏离度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4期
10 祝锡萍;茅松青;;论我国证券主板市场新退市制度——基于退市成本的视角[J];北方经济;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凡;上市公司违规处罚公告的信息含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徐玮;不完备法律背景下的政府干预与企业法律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月萍;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制度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袁春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督失效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危兆宾;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倪泽强;投资者保护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省际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邵志高;股权再融资中大股东产权侵占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赵玉;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翟浩;上市公司退市:理论分析和制度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史欣向;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中国股市IPO定价效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芳;基于法与金融理论的中国投资者保护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魏华;ST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朝艳;上市公司净资产退市制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莎;我国创业板市场投机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菲;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ST股票的适用性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6 饶赛军;我国ST公司审计师变更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尹一珉;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菊;论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尚杰;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任燕;上市公司处罚公告的市场反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国庆;中国上市公司不同资产重组类型的绩效比较——对1999年度沪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0年06期
2 黄嘉;林丽;;中国股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王晓馨;德国主动退市制度评析[J];德国研究;2002年03期
4 梁冬军;股票市场的ST公布效应分析[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5 姚战琪;;基于ARCH模型的我国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性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何帮强;惠军;;基于ARMA-EGARCH-M模型的沪深股市波动性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7 房坤;;基于比较视角的创业板市场退市机制研究[J];海南金融;2011年04期
8 杜伟锦;我国股票市场系统风险规避之对策[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吕长江;赵宇恒;;ST公司生命轨迹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10 郑俊;;英美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经验借鉴[J];商业经济;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倪勇;中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定球;沪深股市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鹏飞;;建立我国二板市场的思考——基于美、德二板市场的成败经验与教训[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2 赵胜男;叶建芳;;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看退市制度——以ST迈亚为例[J];财政监督;2010年06期
3 王颖琳;;从市场特殊性看中国退市机制的完善[J];知识经济;2010年09期
4 董登新;;透过*ST星美,考问A股退市制度[J];金融博览(财富);2011年05期
5 唐玮婕;;创业板退市制度渐行渐近[J];法人;2011年08期
6 奇涛;;上市之道——杨培国律师谈国内创业板(十二)——国内创业板市场的退市制度[J];民主与法制;2011年17期
7 袁红;建立企业分类分级监管及退市制度 提高市场主体监管水平[J];工商行政管理;2005年08期
8 陈峥嵘;;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政策建议和配套措施[J];国际融资;2010年09期
9 贺纪书;;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的思考——基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视角[J];山东商业会计;2009年01期
10 甘功仁,杨益;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J];中国金融;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党论;卢俏媚;;什么影响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泡沫?[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涛;申丽军;;我国证券市场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的功能缺陷及对策[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匡志勇 李隽;“保壳”“倒壳”危害大 退市制度需健全[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安宁;完善退市制度 终结股市“不死鸟”神话[N];证券日报;2011年
3 东航金融注册金融分析师 姜山;建立直接退市制度尚需配套机制[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记者 张欢;发行体制改革和退市制度将成重头戏[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曹中铭;退市制度须进一步完善[N];证券时报;2009年
6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引入“资不抵债”标准完善退市制度[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邓大洪;最牛皮包公司拷问退市制度[N];中国商报;2011年
8 九鼎德盛首席经济师 肖玉航;完善分红挂钩退市制度 已刻不容缓[N];上海证券报;2011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于扬;完善主板退市制度 内幕交易有望辩方举证[N];证券时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江汉平;*ST星美圆滑挑战退市制度[N];中国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玮;中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曾鹏;我国股票市场“投机主导”性质与治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王力;中国创业板市场运行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吴松谚;深圳创业板市场主要运行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胡可果;中国上市公司非市场化并购重组及其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完善[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陈钰慧;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3 田欣冉;中美退市制度及其比较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4 徐杰;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5 李曦;浅析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D];西北大学;2014年
6 余路遥;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刘文文;主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菊;论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付丽丽;论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再造[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李想;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8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55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