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18-03-17 14:07

  本文选题:货币供应量 切入点:中介目标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二者与货币供应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我国货币乘数总体保持上升趋势,货币流通速度总体保持下降趋势,货币乘数的上升阶段对应着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阶段。综合起来看,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基本冲销。货币供给量仍然适合作为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Abstract]:The monetary multiplier, the velocity of money circulation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money supply, and the two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money supply. The rising stage of the monetary multiplier corresponds to the stage of the decline in the velocity of money circul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money multiplier and currency velocity on money supply is basically sterilized, and the money supply is still suitable for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of our country's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黄燕芬;;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3期

2 吴兴旺;张富祥;;中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范从来;;中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6期

4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5 盛松成;吴培新;;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6 范从来;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7 唐国兴;徐剑刚;;引进外资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8 李治国;;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94~2006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9 曾令华;李红光;;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井百祥;任为;王伟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相关性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李钊,王舒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框架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3年15期

3 许先普;;通货膨胀目标制宜于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吗?——基于弹性目标规则分析框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曾辉,刘洋;从操作工具看中国货币政策改革[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5 夏新斌;;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6 刘海莺;张华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迫切性及困境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7 黄安仲;;货币政策工具与中介目标选择:基于公开市场操作的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高晓红,王静;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击与变革[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8期

9 苏平贵;论利率管制与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10 张国兴;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邱崇明;张亦春;牟敦国;;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王国松;;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5 杜朝运;罗海;;信贷配给理论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胡凯;屠卫;;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赵伟;;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述评[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9 戚丛丛;;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货币政策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白俊;连立帅;;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洋萍;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基于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3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白雪飞;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金融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顾巧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金戈;经济转轨中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9 樊卫东;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的微观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云婷;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我国货币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屈玲;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鹏超;关于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问题的探讨[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谭枝登;中国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差异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一;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罗灵萍;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7 沈志娟;基于不同经济主体存款特点的银行系统货币创造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薇;居民消费储蓄与我国货币政策的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陈焕焕;开放经济下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适用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10 王红丽;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琦;王文龙;;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应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2 刘伟;外部冲击下我国的货币控制研究[J];南方金融;2005年04期

3 范从来,卞志村;中国货币替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4 张曙光;疏通传导渠道 改善金融结构──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5 郭浩;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稳健货币政策分析报告中的两个理论问题[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6 陆昂;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J];管理世界;1998年01期

7 刘金全;张文刚;于冬;;中国短期和长期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2006年04期

8 王召;对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探讨[J];经济科学;2001年05期

9 王洪斌,董凤斌;内生货币与经济增长——理论假说与中国经验事实[J];经济科学;2004年03期

10 吴晶妹;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现金管理课题组;丁胜利;;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分析[J];中国货币市场;2011年08期

2 张丁;陶益清;;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3 王彦斌;;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4 孙e鴈,

本文编号:1625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625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c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