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度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金融开放度 切入点:宏观经济波动 出处:《财经论丛》2011年05期
【摘要】:本文搜集了1990年—2009年52个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对金融开放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金融开放程度虽然降低了产出波动的幅度,却增加了总消费、收入和相对消费的波动幅度,但是在引入人力资本存量、本国金融发展水平和公共治理环境制度因素与金融开放度的交叉项后,金融开放明显降低了一国的宏观经济波动程度。因此,只有在本国良好的制度水平和健康的金融体系环境下,金融开放才可以降低对宏观经济波动造成的风险。
[Abstract]:This paper collects the data of 52 countries and region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development from 1990 to 2009, and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financial opening to influence the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Although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openness reduces the volatility of output, but increases the volatility of total consumption, income and relative consumption, it is introducing the stock of human capital.After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 the public governance environment system factor and the financial openness degree intersect, the financial opening obviously reduces the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 degree of a country.Therefore, only in the good institutional level and healthy financial system environment, the financial opening can reduce the risk of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1;F113;F224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2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3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4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5 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6 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7 陆铭;陈钊;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8 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年08期
9 陈钊,陆铭,金煜;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J];世界经济;2004年12期
10 万广华,陆铭,陈钊;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婷婷;方兆本;;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基于压力测试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翔;李凌;;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一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2 李凌;王翔;;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1952—2006):基于样本时期和滤波算子的比较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3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张瑞怀;彭育贤;邹庆华;覃兆勇;;存货波动与经济波动内在关系的实证研究[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4 胡曙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投资波动的因素分析[A];投资建设三十年回顾——投资专业论文集(4)[C];2008年
5 王燕武;;财政政策、有效供给能力与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的实证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黄国石;;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分析[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卢锋;;我国就业转型的特征与启示[A];就业扩张与工资增长(2001-2010)——开放宏观视角下中国劳动市场报告简报[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吕律 记者 陈恩挚;浙江发布首份企业信用监管报告[N];杭州日报;2008年
2 ;供给、需求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赵晓;关于“民工荒”[N];中国证券报;2004年
4 邓聿文;“民工荒”是否成为长期现象?[N];国际金融报;2004年
5 费杨生;楼市“变脸”争议的背后[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李和裕;首创置业上半年签约销售额降48%[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尹中立;房产调控不能放松[N];财经时报;2005年
8 乐嘉春;投资增速下滑促使宏观政策调整[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2008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邓聿文;“民工荒”会不会成为长期现象[N];经理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庆辉;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良贵;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金融加速器的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马昕田;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特征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郑勇;信用市场不完全性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徐明东;资本充足率约束与银行资产组合行为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胡爱华;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我国财政政策效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广华;菲利普斯曲线动态机制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何彬;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田力;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2 陈洁;进出口贸易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王亚琼;上证综指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贺芳芳;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平稳性[D];吉林大学;2012年
5 吴建忠;宏观经济波动下的股票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王曼;我国钢铁行业的景气波动与国家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王磊;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测度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谢文霓;金融开放与金融不稳定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刘玲;基于向量自回归方法的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刘林鹏;中国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2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0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