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论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的非对称性

发布时间:2018-04-03 12:49

  本文选题:中国 切入点:美国 出处:《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摘要】:从双边"资本依存度"、双边资本流动结构以及双边资本循环对两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这3个方面来看,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中国对美国金融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美国对中国金融的依赖程度。中国对美国金融的过度依赖是从货币依赖到金融市场依赖以及金融政策依赖的复合型依赖。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对美国金融的依赖从而使中国陷入政策困境。中国在后危机时代能否改变这种非对称性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能否成功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展。
[Abstract]: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bilateral "capital dependence", the structure of bilateral capital flow and the impact of bilateral capital circulation on the economy and finance of the two countri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asymmetries in the financial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China's dependence on American finance is much higher than America's dependence on Chinese finance.China's overdependence on U.S. finance is a complex dependence from monetary dependence to financial market dependence and financial policy dependence.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intensified China's dependence on American finance and plunged China into policy dilemmas.Whether China can change this asymmetry in the post-crisis era depends mainly on the success of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progress of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研究”(项目编号:10ZD&05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10ZZ013)资助
【分类号】:F832.6;F837.12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族胜;全球经济失衡与美国宏观经济利益[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尹宇明,陶海波;热钱规模及其影响[J];财经科学;2005年06期

2 张谊浩;裴平;方先明;;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及其动机——基于利率、汇率和价格三重套利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3 李晓峰;中国资本外逃的理论与现实[J];管理世界;2000年04期

4 孙立坚;;双重身份的困扰:贸易“大国”和金融“小国”[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5 任惠;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6 李庆云,田晓霞;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重新估算:1982—1999[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7 唐旭;梁猛;;中国贸易顺差中是否有热钱,,有多少?[J];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8 杨海珍,陈金贤;中国资本外逃:估计与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0年01期

9 修晶,张明;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第二次秘书长工作会议召开[J];金融会计;2011年07期

2 ;声明[J];中国金融;2011年13期

3 ;简讯[J];黑龙江金融;2011年06期

4 ;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召开地方学会工作座谈会[J];金融会计;2011年07期

5 ;中国金融出版社精品图书推荐[J];中国金融;2011年13期

6 ;中国金融出版社精品图书推荐[J];中国金融;2011年14期

7 刘俏;;中国金融转型新角色[J];董事会;2011年08期

8 魏革军;;金融史的魅力在于客观真实——访著名金融史学家洪葭管研究员[J];中国金融;2011年15期

9 夏斌;陈道富;;中国金融战略选择:充分市场化加有限全球化[J];中国经贸;2011年03期

10 ;中国金融IC卡迁移,握奇“万事俱备”[J];中国信用卡;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康霖;;《中国金融论坛丛书》总序[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曾康霖;;《中国金融论坛丛书》总序[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陈野华;;序[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曾康霖;;《中国金融论坛丛书》总序[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2)[C];2009年

6 唐旭;张伟;;论建立中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郭玉萍;;WTO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要求[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8 周育民;;综观金融历史风云,把握市场经济脉动——《20世纪的上海金融》读后[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9 陈野华;;序[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邓乐平;陈洪辉;;经济转轨与中国金融的渐进式改革之路[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伟勋;中国金融高峰会即将召开[N];中国贸易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钮键军 实习记者 林潇潇;中国金融市场实现重大突破[N];财经时报;2005年

3 肖莹莹;美国金融“疯狂”监管时代将结束[N];经济参考报;2005年

4 丹尼;全球危机凸显中国金融影响力[N];经理日报;2008年

5 记者 朱奕;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刘瑞存 记者 李和春;构建平台 让钱“生”钱[N];中俄经贸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凡晓芝;史特林下注中国金融信息传输[N];计算机世界;2009年

8 本报记者 卜海涛;硬化中国金融“软实力”[N];中国财经报;2009年

9 记者 王哲;第四届中国金融市长 年会开幕[N];中国贸易报;2009年

10 记者 朱奕;第四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岱山;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2 田树喜;中国金融倾斜的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3 姜新;中国金融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陈岗;中国金融企业制度发展与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胡惠民;金融霸权背景下的对冲基金投机冲击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王晟;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与中国金融业国际化[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周路;中国商业银行外部风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张宝祥;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D];吉林大学;2004年

9 张震;东亚金融系统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郑秀峰;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产业背景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超;中国金融分业与混业经营[D];新疆大学;2002年

2 彭新;中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寇川;国际金融业的混业趋势与中国金融的分业体制[D];湖南大学;2003年

4 张睿;美国贸易发展与金融发展的互动机制分析[D];外交学院;2009年

5 蒋桂芹;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D];安徽大学;2004年

6 李哲;论东亚货币合作的前景及中国的现实选择[D];四川大学;2007年

7 陈浩;中国金融体制转型中的利率市场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翔宇;积极的渐进式道路: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模式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张振昊;金融分业、混业研究与中国金融经营体制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刘玲;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制度及其效率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705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05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5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