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国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5 13:19

  本文选题:金融资源 切入点:空间配置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摘要】:根据空间经济学自由资本模型对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理论分析结论,分析了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的一般性原因;结合中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认为影响中国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的重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历史事件的冲击、规模经济、累积因果性循环、交易成本以及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空间进程差异、地方政府的干预等诸多方面。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free capital model of spatial econom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l reasons for the disequilibrium of the spatial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combines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mportant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disequilibrium of spatial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n China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mpact of historical events, economies of scale, cumulative causal cycles, 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patial process of China's market-oriented reform.Loc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many other aspects.
【作者单位】: 合肥学院经济系;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改革发展研究”(11YJA790150) 2011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的安徽金融改革发展研究”(2011SK387ZD) 合肥学院2010年度科研发展基金重点项目“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性与安徽金融改革发展战略研究”(10KY05ZD)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伍海华;金融区域二元结构及发展对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8期

2 杨国中,李木祥;我国信贷资金的非均衡流动与差异性金融政策实施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3 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周立,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梁颖;;金融产业集聚的宏观动因[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6 赵伟;马瑞永;;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成因及政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永波,陈柳钦;论金融制度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齐美东;试析我国发展民间金融的必然性[J];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3 马正兵;论金融发展的资本部门分配机制[J];商业研究;2005年20期

4 陈柳钦;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难点及实践选择[J];长白学刊;2005年02期

5 彭小兵;杨雯雯;;金融业集群发展研究——论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姜烨;对我国金融风险的再解释:制度与技术的二重性[J];财经科学;2001年05期

7 殷孟波,贺向明;存款激励与贷款约束——四万亿存差生成的制度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4期

8 姚耀军;转轨经济中的农村金融:管制与放松管制[J];财经科学;2005年06期

9 李波;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几个问题[J];长江论坛;2004年04期

10 李洪慈;论我国当前超额货币供应与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军民;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张志杰;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刘辉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卢福财;企业融资效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邵长毅;经济转型期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曹晋生;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吕德宏;西部地区金融结构重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9 段红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陈柳;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付;基于货币非中性假设前提下江西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孙悦;区域金融创新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4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5 谢芳;亚洲金融危机与金融自由化的机制和次序[D];暨南大学;2000年

6 黄大柯;信息不对称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0年

7 陈标金;建立和完善我国消费信贷制度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严若如;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在中国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李杰义;产权理论与金融企业制度的产权分析[D];中南林学院;2001年

10 郑芳;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方面的现状及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朝明;关于我国金融组织增长方式转型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2年05期

2 李成;非均衡经济中区域中央银行金融调控与监管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5期

3 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4 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5 郭利平,陈忠暖;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实力评价[J];经济地理;2001年05期

6 李纪建;金融发展的分化特征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J];经济科学;2000年05期

7 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8 金雪军,田霖;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1978-2003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8期

9 罗杰;中国金融体系变迁路径依赖与民营经济融资困境[J];经济师;2003年02期

10 谢平;;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1992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思宏;于家民;;沈阳经济区金融一体化发展可行性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2 韩正清;;论政府对农村金融资源的控制[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3 赵晓春;蔡文泽;;稳健货币政策下基层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分析[J];金融纵横;2011年06期

4 ;关于继续深化金融创新 努力推进天津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J];天津政协;2011年05期

5 温朝民;;内蒙古能源产业与金融资源配给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6期

6 许银种;李俊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协调县域经济金融和谐发展[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7 高璐;;和谐金融视角下蓝色经济区金融环境评价[J];商场现代化;2011年14期

8 郭菊兰;;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与解决筹资难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8期

9 孔瑜;;关于增强基层网点竞争力的现实思考[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10 刘俏;;中国金融转型新角色[J];董事会;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钦先;;从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百年金融变迁与金融理论创新的探索[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陈晓枫;叶李伟;;金融发展理论的变迁与创新[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白钦先;;经济金融一体化与经济金融化挑战的启示[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4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马经;匡国建;;广东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比较研究[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胡金焱;;农村金融的边缘化与金融制度创新[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丽娅;;海南省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机遇[A];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金融安全与发展研究报告[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上)[C];2006年

8 杨涤;;“金融核心论”的经济学涵义[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9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粤西经济发展[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副市长 屠光绍;金融资源的集聚释放与并购贷款[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记者 闫雪静;本市金融资源加速下乡[N];北京日报;2009年

3 李薛青;从金融资源的属性谈地方金融工作的思路[N];金融时报;2010年

4 王璐;整合金融资源 服务经济发展[N];经济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郑忠献;永康:金融资源向企业倾斜[N];浙江日报;2011年

6 王涛;屠光绍:五大途径释放上海金融资源[N];经理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楠;船舶配套园获得百亿金融资源支持[N];大连日报;2011年

8 姜业庆;金融资源将向瓶颈行业结集[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9 左毅夫;整合农村金融资源为“三农”造血[N];金融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高改芳;重在“释放”金融资源[N];中国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山;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财经大学;1999年

2 魏清;金融资源流动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何风隽;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金融资源配置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姜树博;金融资源:理论与经验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5 卢颖;中国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差异性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刘红;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王修华;我国二元经济转换中的金融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王威;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宗晓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集聚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田树喜;中国金融倾斜的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蓓;安徽省农村金融资源投融资生成机制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陈功;统筹城乡背景下城乡金融资源协调配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黄伟;从新农村建设视角看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吉林大学;2009年

4 朱秋蓉;我国金融资源区域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互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张晓燕;山东省金融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6 袁徐超;重庆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7 闫江奇;政府推动下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文龙;M_2/GDP比值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一种理论诠释[D];暨南大学;2002年

9 曹先珂;环渤海经济圈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袁科;港深穗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14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14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e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