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Ⅲ流动性风险指标与宏观审慎管理
本文选题:流动性风险管理 + 风险指标 ; 参考:《中国金融》2011年17期
【摘要】:正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是未来五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宏观审慎的监管原则着眼于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目的在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的调控工具仍处于调研和摸索阶段。到目前为止,资本缓冲,尤其是逆周期资本缓冲已经定位为宏观审慎的新工具并开始应用于实践。"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监管的重
[Abstract]:It is the primary goal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system in the next five years to construct the framework of financial macroprudent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next five years.Macro-prudential regulatory principles focus on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are designed to guard against systemic risk.Macro-prudential regulatory tools are still in the research and groping stage.So far, capital buffers, especially countercyclical capital buffers, have been positioned as new tools for macroprudential practice.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分类号】:F8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娜;;财务公司基础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策及建议[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2 李雅丽;;宏观流动性过剩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3 刘洪;张永红;;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影响分析——对江西某农信社的调查[J];金融会计;2011年09期
4 刘俊荣;;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5 宋婷婷;;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变化与监管趋势[J];投资研究;2010年10期
6 赵锋;;浅析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2005年20期
7 李研妮;冉茂盛;;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的改进研究——基于模糊定性约束下的动态规划补偿模型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8 张扬;;后危机时代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5期
9 刘晓蕾;张启文;钱建峰;;中信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11年12期
10 徐凯;;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课题组;顾京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2 陆静;;运用贝叶斯网络方法构建操作风险预警系统——以零售银行业务为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内基金公司高管 肖逸;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容忽视[N];证券时报;2011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银监会加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N];证券时报;2011年
3 记者 苗燕 李丹丹;银监会拟新规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记者 韩雪萌;银监会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N];金融时报;2011年
5 记者 韩雪萌;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N];金融时报;2011年
6 袁蓉君;银行业应注重流动性风险管理[N];金融时报;2008年
7 耿林;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N];经济日报;2006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银监会:银行须谨防信用风险[N];证券时报;2008年
9 康尔宁 于占胜;浅议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机制[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杨磊;抱团持股2.4万亿 流动性风险成大患[N];证券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孙云辉;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虞红霞;中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季ei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衡量及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徐丽梅;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稳健投资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孔祥丽;基于Fuzzy理论的风险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王硕平;我国金融风险的系统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温红梅;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莉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郭鸿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源;兰州地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年
4 毛崇峰;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度量方法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吉丽星;压力测试在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林增;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7 徐立玲;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赵俏;基于资产负债结构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冯丽;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栋杰;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实证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4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74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