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危机与政府救助——全局博弈的解释
本文选题:流动性危机 + 道德风险 ; 参考:《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摘要】:短期债权人之间的协调失败和债务挤兑会导致金融机构甚至金融系统发生流动性危机,而当金融机构发生流动性危机时,政府通常会采取救助行动。本文通过全局博弈模型来考察流动性危机与政府救助的有效性及道德风险含义。本文的研究发现,旨在降低事后无效的政府救助政策有时会提高金融机构采取有成本的调整努力的动机。这一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关于政府救助政策的讨论。
[Abstract]:Failure of coordination among short-term creditors and debt runs can lead to liquidity crises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r even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whe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in liquidity crises, governments usually take action to rescue the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validity and moral hazard of liquidity crisis and government rescue by global game model. The study found that government rescue policies aimed at reducing post-ineffectiveness sometimes increase the incentiv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undertake costly adjustment efforts. This model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discussion of government rescue polic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院;
【分类号】:F224.32;F8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继伟;;健康保险中的四方博弈[J];科技和产业;2011年07期
2 徐苏妃;;保险市场静态博弈分析[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3 毛舒悦;;中国企业投资有效性判定研究——基于Richardson模型的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新;邱菀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一类道德风险情况下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2 李丽君;黄小原;;签约问题中固定支付和适当比例分担激励方式的应用[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黄国石;;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分析[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许群英;曾勇;郭文新;;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合约中的应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施国洪;张但钦;;供应链委托代理激励契约问题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亚敏;;信息不对称与保险公司竞合研究——一个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新视阈[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7 邹娜;董沛武;;基于双重委托代理风险的创业投资治理机制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飞;冯梓洋;;信息不对称对PE在中国发展的影响[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韩双江;何雪峰;李大帅;;三阶段动态博弈下的财务监理模式优化路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维蓉;吴祈宗;;我国保险销售的委托-代理特征及对策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卷)[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保岳;资产证券化风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薛德余;存款保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田盈;基于博弈论的企业员工在职培训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叶蓓;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与投资效率[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皮星;基于双边道德风险、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纵向合作创新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10年
6 宋寒;不对称信息下考虑客户企业参与的服务外包合同[D];重庆大学;2010年
7 郭铭文;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D];复旦大学;2007年
9 张子健;不确定条件下的制造商—供应商研发合作[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王爱和;传统契约设计模型的不完全性及其改进[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成名;巨灾债券及其定价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8年
2 王琳;论国家对高校资金投入选择中的激励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3 赵珊珊;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风险分担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钟桦;道德风险下的最优保险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刘鑫;存款保险道德风险及定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郭祥云;信息不对称下的第三方物流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治理[D];暨南大学;2008年
7 高亚利;基于数理分析的保险业道德风险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余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车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曾兵;企业与银行的博弈与共赢[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娜;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房地产市场博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9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7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