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友情借贷的供给约束与替代性研究
本文选题:农户 + 友情借贷 ; 参考:《农村经济》2011年03期
【摘要】:当农户生活消费或生产经营受到资金限制时就产生了借贷的需求,农户的借贷行为是农户基于自身资源要素禀赋而做出的理性选择。由于家庭外的保障体系缺失,使得农户在产生借贷需求时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友情借贷成为农户首要的融资资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友情借贷的发展特点,从关系网络、自身经济状况、规模数量及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友情借贷供给的制约因素,探讨了友情借贷供给的可能性边界,从推力和拉力角度分析了高利贷及金融机构对友情借贷的替代性,并就农村金融机构如何与高利贷竞争、如何满足农民资金需求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Abstract]:When farmers' living consumption or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re restricted by funds, there is a demand for borrowing and borrowing, which is a rational choice made by farmers on the basis of their own resource factor endowments.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the security system outside the family, the first thing farmers think about when they produce loan demand is to seek help from relatives and friends. Friendship loan becomes the primary financing resource of farme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friendship loan in recent years, analyzes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friendship loan supply from the aspects of relationship network, economic situation, quantity and stability, and probes into the possible boundary of friendship loan supp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bstitution of usur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friendship lending from the angle of thrust and pull,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mpete with usury and how to meet the financial needs of farmers.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户友情借贷的供给边界及替代性研究”(编号:HB10EYJ004)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虞斌;杨朋君;;基于借贷行为基本次序的农村金融模式选择:借贷成本的角度[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10期
2 李炳炎;当前农村高利贷现象的理论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乌云;;浅析农村高利贷盛行的原因[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延敏;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何剑伟;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洁;;关于我国农村信贷制度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游碧蓉;;福建省农户借贷需求调查与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吴占权;杨静辉;;农村友情借贷及其供给边界研究[J];河北金融;2010年10期
4 王兰;;农村金融市场特点及放开的局限与对策[J];价格月刊;2008年04期
5 陶雄华;程寨华;;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与“三农”金融支撑体系重建——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三农”金融支撑体系变迁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6 熊学萍;王铁钒;;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历史变迁与供求非均衡[J];经济与管理;2007年07期
7 杨乙丹;王兰;;短缺约束下农村金融市场放开的局限[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11期
8 黄钰涵;李凌飞;;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的特点及其路径依赖[J];金融经济;2012年02期
9 沈长丰;刘驰;葛丹丹;;对高利贷的信用杠杆研究[J];金融经济;2012年12期
10 熊学萍;阮红新;易法海;;农户金融行为、融资需求及其融资制度需求指向研究——基于湖北省天门市的农户调查[J];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振;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创新及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宋汉光;农业信贷效率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熊学萍;我国农户融资制度:变迁、效率与帕累托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许国玉;苏北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黄晓红;农户借贷中的声誉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卢亚娟;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贺喜灿;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方昕;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于转利;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黄文胜;基于伊斯兰文化视角的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岩;农村民间借贷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刘莎;基于小样本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阳检;农药施用行为与农户特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李丽;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减缓农户贫困有效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杨晓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7 齐良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约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吕菲;我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新方;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村金融经营风险预警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余凯;共同筹资对借款人项目利润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乌廷玉;解放前北方农村的借贷关系[J];北方文物;1996年04期
2 戴中亮;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3 李延敏,杨林,罗剑朝;西部地区农户信贷供给分析[J];财贸研究;2005年02期
4 赵岩青;何广文;;声誉机制、信任机制与小额信贷[J];金融论坛;2008年01期
5 李春来;中国农村信贷制度的演变及其适应性[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6 陈柳钦;;社会资本及其主要理论研究观点综述[J];东方论坛;2007年03期
7 孙自铎;乡村债务何时了?──对安徽省乡村债务的分析[J];调研世界;2001年03期
8 汪三贵;信贷扶贫能帮助穷人吗?[J];调研世界;2001年05期
9 石俊志;;小额信贷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10 史清华,黄祖辉;农户家庭经济结构变迁及其根源研究——以1986~2000年浙江10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为例[J];管理世界;200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祥苏;[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杰,姚陇辉,李粉琴;贫困地区农户联保贷款难以推行的原因及对策——对镇原县农户联保贷款情况的调查[J];甘肃金融;2003年09期
2 付志鸿;;农户联保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8年12期
3 张永红;许琪;;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亟需破解七大难题[J];金融与经济;2008年08期
4 吴占权;杨静辉;;农村友情借贷及其供给边界研究[J];河北金融;2010年10期
5 吴占权;庞秀平;;农村友情借贷的供给约束与金融支持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04期
6 刘惠好;;关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贷款担保情况的调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3期
7 谢娜;;对农户小额信贷状况的调查分析[J];四川省情;2006年10期
8 赵彦华,王鑫,刘得扬;“农户联保”拓新路——对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实施农户联保贷款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0年05期
9 刘茂伟,宋兆德,王淑田;农村资金需求状况调查分析[J];济南金融;2003年11期
10 刘阳德;农户联保:贫困地区应择机适时推出[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衍刚;郑雪;;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特点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大均;赵丽霞;;青少年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烨晖;;青少年顿悟能力的发展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静安;谢水生;;国内外铝加工技术的发展特点与趋势[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李亮;刘文;;3~5岁幼儿幽默感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小洋;申继亮;;中学生个人认识论发展特点及与其发散性思维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杨丽珠;刘凌;;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特点:一项追踪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迟新丽;张大均;吴明霞;;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量表编制及相关问题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黄晨;范存养;;我国房间空调器生产发展过程的剖析、前景及对策[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七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张勋;李智;孔晓军;;新世纪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与热点[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晓东 宁夏;德惠农信社满足“三农”资金需求[N];吉林日报;2010年
2 王亚清;德惠联社 多措并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N];吉林农村报;2009年
3 贾晓东;永吉农信社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N];吉林农村报;2009年
4 记者 李少平 通讯员 黄朱文;创新金融产品 加大有效投放[N];郴州日报;2009年
5 闽支;闽侯农信社强化农户联保贷款[N];上海金融报;2000年
6 杜驿夫 江锋;农金奏响“春耕曲”[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7 通讯员 杨宝贵 杨金堂;农户联保贷款助推黄坪镇白肋烟发展[N];大理日报(汉);2009年
8 ;农户联保贷款:改写江苏农民贷款难的历史[N];中国信息报;2003年
9 景宜;“信用”铺就致富路[N];运城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志华 通讯员 杜勇;河南太康联社加大支农力度[N];中国贸易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克祖;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杜燕红;儿童特质理解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凌;婴儿自我认知的发生、发展及其与母婴依恋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国愉;青年军人特质焦虑及其认知加工特点[D];西南大学;2007年
5 刘胜江;青年军人生活目标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李冬梅;青少年心境动态发展特点及不同调节策略对其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潘运;视觉注意条件下数字加工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巫文胜;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飞;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丽君;青少年依恋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马莲;初中生学业求助发展特点及其训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董光恒;3~5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琳;美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外交学院;2006年
6 黄亮;国内外分时度假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潘环仙;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丽英;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赵兴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结构及发展特点[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杜松涛;大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4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3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