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AROC的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与效率分析——以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例
本文选题:TailVaR + RAROC ; 参考:《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摘要】:TailVaR函数满足风险度量一致性原则,具有比VaR更可靠和精确的优越性,可以作为对我国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主要金融机构的总体经济资本需求进行定量估算和比较的工具。而金融机构的RAROC值,在绩效评估方面比ROC、ROE、ROA等更全面和有效,可以从整体角度定性衡量和比较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和运作效率,从而为投资者作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Abstract]:TailVaR function satisfies the principle of consistency of risk measurement and has more reliable and accurate advantages than VaR. It can be used as a tool to quantitatively estimate and compare the total economic capital requirements of maj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commercial bank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in China. The RAROC valu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than that of ROEROA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t can measure and compare the operating risks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rom the overall point of view, thus providing help for investors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系;
【分类号】: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凌,谭德俊,彭建刚;CreditRisk+模型下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研究[J];经济数学;2005年03期
2 李博;徐枞巍;;基于TailVaR的中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度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滕帆;中国保险公司经济资本估算[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旭;;保险企业集团经济资本总合与分配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08年06期
2 彭建刚;吕志华;张丽寒;屠海波;;基于RAROC银行贷款定价的比较优势原理及数学证明[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2期
3 梁凌;王修华;;银行贷款风险定价的“翘板效应”[J];管理科学;2006年02期
4 王炯;;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思路与模型构建[J];经济经纬;2009年02期
5 彭建刚;张丽寒;刘波;屠海波;;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方法论探讨[J];金融研究;2008年08期
6 吴海涛;夏姝;赵人可;;我国商业银行在聚合信用风险模型下的质押贷款风险度量探讨[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9年01期
7 李博;徐枞巍;;基于TailVaR的中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度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陈迪红;盛文文;林晓亮;;财产保险公司代理人信用风险的度量[J];统计与决策;2009年03期
9 樊兢;吴晋科;;VaR约束下经济资本的配置[J];大众商务;2010年06期
10 张晶;;RAROC在保险企业资本配置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课题组;王贵亚;;商业银行经济资本与经济增加值指标管理机制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行健;基于价值创造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万天舒;我国零售银行贷款定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韩镇;中小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张仕英;保险公司的风险、外部监管与资本结构的决定[D];复旦大学;2008年
5 邹志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D];厦门大学;2007年
6 滕帆;非寿险企业风险度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若谦;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吴云;基于一致性原理的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华成普;基于梯度法的零售贷款经济资本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蔡玲;经济资本在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中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童磊;基于RAROC方法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盛文文;非寿险公司应收保费信用风险经济资本配置[D];湖南大学;2008年
7 张丽寒;违约率可变条件下的CreditRisk+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樊泽雷;银行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龚海文;银行操作风险估计与信贷风险分类的数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10 夏姝;聚合风险模型下的质押贷款风险度量[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建刚;论商业银行资本的长期市场价值最大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2 梁凌,谭德俊,彭建刚;CreditRisk+模型下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研究[J];经济数学;2005年03期
3 滕帆;中国保险公司经济资本估算[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琳;一九七九年的泰国经济[J];东南亚研究;1980年01期
2 郑云鹏;信用社的性质[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46期
3 龚维敬;战后美国垄断资本集中的特征[J];世界经济;1980年02期
4 曾向东;印度侨汇的增长及有关政策措施[J];世界经济;1980年04期
5 殷石;西方工业企业和商业银行的集中与垄断[J];世界经济;1980年04期
6 王继祖;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信用货币膨胀[J];世界经济;1980年06期
7 甘当善;战后美国垄断财团的发展[J];世界经济;1980年06期
8 张帆;战后美国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的溶合——驳金融资本消失论[J];世界经济;1980年07期
9 章加琳;美国垄断财团实力和组合的若干变化[J];世界经济;1980年09期
10 赵从显;战后帝国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新发展[J];世界经济;198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元杰;张维;王春峰;;生存分析理论在评价商业银行信贷政策中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刘辉;;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3 郑长虹;;商业银行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4 黎坚梦;;我国金融企业在商业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5 周春晓;梁世杰;;我国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牛玉钦;;对建立存款保险机制必要性的思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7 俞立;;国有金融管理公司规范运作问题研究[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8 张清元;;商业银行应大力拓展中间业务[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9 于锋;;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及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10 李毅;;加强预算收入过渡户的管理[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福良;加快商业银行电子化进程[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张周印;中小企业贷款难在何处[N];安徽经济报;2000年
3 ;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开展支付结算业务代理简介[N];安徽经济报;2000年
4 刘群 刘承香;应重视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建设[N];安徽经济报;2000年
5 张友琪;商业银行要正确处理六种关系[N];安徽经济报;2000年
6 施鸣放;新经济对我国银行业有何影响?[N];安徽经济报;2000年
7 陈光华;商业银行急需实施人才战略[N];安徽经济报;2000年
8 ;怎么看助学贷款风险[N];安徽经济报;2000年
9 童文;一家银行卡可以多家用[N];安徽经济报;2000年
10 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汉林;我国银行业面对入世应该克服哪些困难[N];北京科技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克勤;国际金融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姜洋;中国证券商监管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刘大能;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张福荣;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与化解[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5 薛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赵尚梅;利率政策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赵其宏;经济转轨中的农村金融风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10 吴青;外资与货币政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怀领;异构环境下的分布式数据库事务处理的研究与实践[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赵亚陆;异构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同步更新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张红书;陕西道路高速客运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4 夏琦晔;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5 廖晓虹;论保险合同解释的法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冉铮海;信贷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刘增波;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与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左创宏;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钱旭;健全信贷管理机制,提高信贷资产质量[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袁英;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890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9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