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短缺”假说、测度及中国的应对
本文选题:资产短缺 + 短缺指数 ; 参考:《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摘要】:资产需求是由经济体的价值储存需要与抵押需要构成;资产供应由资产的基础价值构成,其取决于未来资产收益的贴现值。二者相等时,资产市场达到供需均衡。资产供应赶不上资产需求时,则产生资产短缺状态。文章改进了资产短缺指数,并计算了中国的资产短缺状况,结论表明中国存在着严重的资产短缺。应对措施主要有正视资产短缺,妥善管理资产泡沫和大力发展金融,以消除资产短缺。
[Abstract]:Asset demand is composed of the value storage needs and mortgage needs of an economy; asset supply consists of the underlying value of an asset, which depends on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future asset return. When the two are equal, the asset market reaches t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When the supply of assets can't catch up with the demand for assets, it will result in a state of shortage of assets.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asset shortage index and calculates the situation of asset shortage in China.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re is a serious asset shortage in China.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are to face up to the shortage of assets, to manage the asset bubble properly and to develop finance to eliminate the shortage of asset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83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范从来;刘绍保;;资产短缺新阶段中国的应对之策[J];金融纵横;2012年03期
2 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年03期
3 范从来;邢军峰;;全球失衡的新解释:“资产短缺”假说[J];学术月刊;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天扬;吉玉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调整——基于资本替代的视角[J];北方经济;2008年14期
2 刘渝琳;林永强;;FDI甄别、东道国福利及引资启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公衍照;杨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及福利损失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4 马斌;;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评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李明睿;;我国储蓄——投资失衡与国际收支双顺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卢锋;;Policy Adjustments Required to Bal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Payments——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China's exces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J];China Economist;2007年03期
7 樊纲;魏强;刘鹏;;Chin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nomic imbalances and fiscal reform[J];China Economist;2010年01期
8 安然;;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9 尹志丹;尹晓婷;;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原因的计量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10 张志华;;人民银行巨额外汇储备的经济性质及其出路[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明华;周爱民;;我国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影子汇率[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谭天扬;;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因素分析与政策选择[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项卫星;刘晓鑫;;中美经济关系: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佳菲;;从境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拉动效应看中美贸易差额纷争[A];激辩“新开放策论”[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钱利;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结构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甘小芳;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成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吴昊;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张小波;金融开放的风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赵爱清;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的输入性流动性过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王晓丹;基于比较优势的中美贸易顺差原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竹俊;论创新与经常项目失衡[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多娇;中国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进;我国经常项目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颜丽芳;中国“双顺差”的可维持性及改善对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慧静;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的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董挺;经常账户顺差调节政策有效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许敏;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7 陈卓;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原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韩雪;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宋玮;论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秦彦;我国冲销干预有效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余维彬;;全球经济运行的新解说——简评“资产短缺”假说[J];银行家;2011年07期
2 王国刚;;走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误区[J];财贸经济;2010年10期
3 陆建明;李宏;朱学彬;;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基于创新与生产的垂直分工视角[J];当代财经;2011年01期
4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晓晶;汤铎铎;林跃勤;;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J];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5 范从来;刘绍保;;资产短缺新阶段中国的应对之策[J];金融纵横;2012年03期
6 余永定;财政稳定问题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J];世界经济;2000年06期
7 余永定;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J];世界经济;2002年12期
8 雷达;赵勇;;中美经济失衡的性质及调整: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世界经济;2009年01期
9 徐建炜;姚洋;;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J];世界经济;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宇辉;对外开放与区域金融发展方略[J];财贸经济;2001年05期
2 王桂堂;新加坡金融监管体系、监管目标演变及其效率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2年01期
3 李德;中国金融发展前瞻[J];海南金融;2002年05期
4 张欢欢;新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杨树旺 ,刘荣;中国经济转轨中的金融发展特征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2期
6 郭新双;金融发展与政策性金融[J];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12期
7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课题组;行政与市场力量的消长:内蒙古县域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8 白钦先 ,孙伟祖;论基于金融产业的金融发展[J];浙江金融;2005年05期
9 贝多广,黄为;金融发展的数理与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5年08期
10 王少国;我国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换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5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符建华;周方召;仲深;尹龙;;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孙守纪;;法律起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4 刘锡良;;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体考察[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张亮亮;黄国良;;金融发展、产权性质与银行贷款的治理效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郑长德;;中国的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郑荣仓;;电子化为金融发展铺设了高速路[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郑荣仓;;电子化为金融发展铺设了高速路[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秦月星;;关于中国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思考[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周永涛;;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兼论政府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导向[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谭华健;健康产业如何与资本对接?[N];中山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陶冶;再有十年中国会取得更了不起的成就[N];金融时报;2009年
3 记者 李雨谦;探讨税收制度如何影响金融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记者 朱程亮 刘茜 陈宣彤 冯志良;携手开创沈阳金融发展新时代![N];沈阳日报;2010年
5 刘一珉;走具有常州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N];常州日报;2007年
6 李征;关于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记者 宋焱;服务金融发展 促进改革开放[N];金融时报;2006年
8 张利锋;解放思想 努力实现工业和金融发展双赢[N];青海日报;2008年
9 蒋吕文;共兴共荣开新天[N];湖南日报;2008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周荣祥;新一轮农村改革大幕正式开启[N];证券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炜;金融发展与制度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赵洪;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D];厦门大学;2004年
3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余利丰;金融发展与中国的TFP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余翔;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D];重庆大学;2010年
6 吴玮丽;中东欧国家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彭q.q,
本文编号:1974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974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