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大国特征、金融稳定与汇率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18-06-05 20:33

  本文选题:新兴大国 + 金融稳定 ; 参考:《大国经济研究》2011年00期


【摘要】:本文基于新兴大国视角研究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新兴大国具有经济金融增长快速、规模巨大、市场机制不完善等特征。这些特征对金融稳定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因经济金融规模巨大而使金融具有稳定性基础;二是因新兴经济体所处阶段以及快速增长、制度不完善而使我国产生危及稳定性的巨大隐患,外汇风险集中于政府。因此,为增强金融稳定性,一方面,需要适度增加其经济金融规模以实现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必须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分散风险,包括秉承"独立性"原则、采取"渐进"方式、坚持市场化方向、转变"政府集中管理汇率风险"为"各微观主体分散管理汇率风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等内容。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merging power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form of China's exchange rate system. Emerging countr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economic and financial growth, large scale, imperfect market mechanism and so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two effects on financial stability, one is that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is based on the size of the economy and finance, the other is that the emerging economies are at a stage and that they are growing rapidly. The imperfect system makes our country have great hidden danger of endangering stability,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risk is concentrated in the government. Thus, in order to enhance financial stability, it is necessary, on the one hand, to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financial size of their economies in order to achieve economies of scale; on the other hand, exchange rate regime reforms must be undertaken to spread risks, including b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ndependence", Adopting the way of "gradual", adhering to the direction of marketization, changing "centralized government management of exchange rate risk" to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exchange rate risk among micro subjects", perfecting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制度研究所;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GXS5D242)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JL11)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0K00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金融稳定性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5年02期

2 吴念鲁,郧会梅;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再认识[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3 王庆国;;中央银行与金融稳定问题探析[J];西部金融;2008年03期

4 何志刚;企业债务融资结构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及启示[J];管理现代化;2003年04期

5 杨峰;预期、泡沫与金融稳定性[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吴萌;;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稳定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2期

7 冯春燕;;银行运用信用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浅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4期

8 张颖;马玉林;;基于熵值法的我国金融稳定性评价研究[J];投资研究;2010年12期

9 郭萍;;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韩国、印尼、墨西哥的实证分析[J];消费导刊;2009年06期

10 卢知垠;;韩国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1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 Robert J. Shiller 编译 严珂;谁应该保证金融稳定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埃里克·贝里勒夫 (马俊 编译);拯救东欧,时不我待[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记者 吴黎华 张媛 李唐宁;躲不过全面衰退成普遍观点[N];经济参考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杨舒;汇率之争:平添不确定色彩[N];国际商报;2010年

5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行长 刘仁伍;人民银行适应新形势的任务和策略[N];金融时报;2003年

6 殷小茵;美元走强未改长期跌势[N];国际商报;2005年

7 作者 弗里德里克·蒂森豪森·凯夫(Friederike Tiesenhausen Cave);IMF提醒警惕全球金融风险[N];国际金融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听雨;欧洲银行“体检”易 “强身”难[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和国际关系学教授 哈罗德·詹姆斯 翻译 邹痴成;债务与民主[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叶;美股中级别调整开始[N];华夏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惠康;中国金融稳定性的监管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操巍;金融危机背景下股票市场分割与一体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袁芳英;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宏观压力测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张庆君;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王聪;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丹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稳定性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瞿艳;资本流动与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稳定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陈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金融稳定性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房荣荣;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计量分析[D];外交学院;2008年

5 向涛;信用衍生品市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程仲坤;银行业开放与我国金融安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唐鑫;金融效率与双缺口悖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沈洪美;金融人力资本存量对金融危机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苏立维;中国金融安全的风险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赵甜;论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性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83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983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2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