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马克思货币本质观与国际货币金融危机

发布时间:2018-06-05 22:06

  本文选题:货币本质 + 社会关系 ; 参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摘要】:国际货币金融危机为我们重新思考和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提供了时代契机。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指出货币不是物,而是物化的社会劳动,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的表征。货币昭示着人们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是文化价值系统的重要象征,并对人的独立性与依赖性产生影响。因此货币的社会关系本质蕴涵着社会、文化和主体三重属性。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的社会关系本质及其三重属性构成了马克思货币本质观的核心观点,并且从根本上为我们全面深入地观察和分析现代金融和货币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crisis provides us with an opportunity to rethink and understand Marx's view of the essence of money. Standing in the heigh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rx pointed out deeply that money is not an object, but a materialized social labor, which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formed by people in productive labor. Currenc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system of cultural value and has an impact on the independence and dependence of human beings. Therefore, the nature of monetary social relations implies the triple attributes of society, culture and subject. The essence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its triple attributes revealed by Marx constitute the core viewpoint of Marx's view on the essence of money. And it provides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y for us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modern financial and monetary problems thoroughly.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2010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0YJC710043) 四川省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C09C008)
【分类号】:F8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郝永平;危机问题的哲学探究[J];求是学刊;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5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白立强;;以人为本的时代意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10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9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10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照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如何记述货币本质的(上)[J];财政研究;1988年09期

2 李一芝;关于货币本质的再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3 杨兴业;邹广文;;论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学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6期

4 李国疆;货币本质:制度演进视角的解释[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朱雪尘;;中国式的人情交易[J];英才;2005年03期

6 张笑扬;;货币拜物教与符号乌托邦——后危机时代货币本质和主体价值审思[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7 文华;莫斯科召开关于人的科学讨论会[J];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11期

8 胡先缙;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J];决策与信息;2005年10期

9 聂永有;;60年社会关系变迁[J];商周刊;2009年20期

10 万振华;;领导别让社会关系套进去[J];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正亭;;论社会公共性与“诚信”的价值偏移[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沈端民;;鲁褒《钱神论》对货币本质的揭示[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3 姚锡良;;书刊编辑与客体间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特征[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4 ;贵州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的基本情况、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探索[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唐志龙;;论新时期整合社会关系的利益协调力[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唐志龙;;论新时期整合社会关系的利益协调力[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韩勇;;马克思分工理论浅谈[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8 黄颖;;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中的政府公共服务新平台——以上海浦东市民中心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石建和;张泉;;构建建筑师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一种类型学的解决方案[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立峰;;“犯忌”决策行为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窦兆勇;法律不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惟一方式[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黄毅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消费者研究工作室;礼尚往来维系社会关系[N];南方日报;2004年

3 吉力;全面促进社会关系和谐[N];贵阳日报;2006年

4 潘允康;和谐社会与社会关系和谐[N];天津日报;2006年

5 吉力;全面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N];鞍山日报 ;2006年

6 克非;互联网整合社会关系[N];计算机世界;2006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马剑芳;“过度交往等于不交往”[N];深圳商报;2006年

8 吉力;全面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N];学习时报;2006年

9 李欢乐;社会关系何以成为求职第一渠道[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10 记者 袁祥;消除当事人间积怨修复社会关系[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灵斌;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知识转移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2 杨东柱;社会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曾驭然;企业家社会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4 李立新;电子化市场中基于社交谈判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刘金萍;主体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D];吉林大学;2008年

6 朱伟;中国文化环境中的知情同意: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卢斌;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宁全红;《左传》刑罚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富伟;工商活动与村庄社会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黄莹;对表征中国社会的话语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希;虚拟货币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8年

2 田丽梅;社会资本理论的唯物史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董瑞煊;论社会关系与人的活动[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陶丽;论小说《过界仪式》中人与人的关系[D];苏州大学;2009年

5 冯玲林;民营企业主社会关系向企业社会资本转化的路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6 高少宇;20世纪早期中国城市资本家阶层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7 梁文彩;犯罪客体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刘兴景;我国转型社会中社会关系的理性选择[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9 魏兰菊;乔镇卫生室的生存空间:一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王囝囝;律师社会关系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83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983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4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