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活动与金融犯罪相关问题探析
本文选题:民间借贷 + 金融犯罪 ; 参考:《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6期
【摘要】:民间借贷活动具有一定的内在合理性,也具有先天缺陷和风险因素,必须从政策和法律法规角度加以规范和约束。本文在分析民间借贷活动成因、特点的基础上,初步分析民间借贷活动涉及到的金融犯罪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Abstract]:Folk lending activities have some inherent rationality, innate defects and risk factors, which must be regulated and restricted from the angle of policy, laws and regula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lk lending activities, 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analyzes the financial crimes involved in the folk lending activi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证监会;
【分类号】:D924.33;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蓉;;我国民间借贷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J];经济法论坛;2006年00期
2 张书清;;民间借贷法律价值体系的重构[J];上海金融;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爽;;浅谈我国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1年15期
2 李有星;;公司间借贷关系立法结构性调整:禁止、许可抑或其他[J];法治研究;2011年02期
3 张宇;;民间借贷监管的特殊性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4 刘伟;;论民间高利贷的司法犯罪化的不合理性[J];法学;2011年09期
5 王冬卉;;我国民间借贷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年20期
6 张玉纯;;民间融资法律规范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6期
7 杨静毅;;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制度的法律分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8 满红智;;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问题探讨[J];经济视角(下);2011年10期
9 谭正航;尹珊珊;;论民间金融阳光化的法理基础与法律对策[J];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04期
10 李耀华;李莉莉;魏果望;;基于风险分析的担保公司介入民间借贷的监管建议[J];海南金融;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林彬;陈胜蓝;;商事审判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作用探析:理论与实证[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春宇;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年
2 张书清;金融法理念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蕾;论企业间借贷合同的效力及其风险防范[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黄绍红;论民间借贷的规范化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宋阳;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郑欣;我国制度变迁与非法集资法律规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周丽娜;非法集资犯罪的认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张彪;利息债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田瑞云;我国民间借贷监管及立法完善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8 张梦夏;哈尔滨解放区民事权利的法律实践[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吴寿勉;我国企业间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郭广卿;赵红兵诉李武借款纠纷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伟;;关于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若干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宁;试论非正式金融[J];当代财经;2002年11期
3 胡金焱;李永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比较成本优势与制度互补[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4 左臣明;马九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研究综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一个制度视角[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史晋川,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6 欧国峰;“收编”民间资金的“共谋”[J];经济;2005年10期
7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8 张杰;;非正式金融系统及其变迁: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从民间借贷到民营金融:产业组织与交易规则[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10 晏露蓉,林晓甫;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可能分析[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革;中国转轨时期民间金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敏科;灰色金融及其疏导[D];天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后危机时代金融犯罪的惩治和预防”研讨会会议综述[J];犯罪研究;2011年03期
2 张磊;;借贷合同与非法集资的公证实务界分——以预防金融犯罪为视角[J];犯罪研究;2011年03期
3 王全;李松洋;;联合打击金融犯罪新模式[J];中国刑事警察;2010年06期
4 曹坚;;金融犯罪刑事治理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犯罪研究;2011年03期
5 桂兴卫;;民间借贷须知[J];法学天地;2000年04期
6 徐俊;;浅谈民间借贷中的欺诈及其刑法评价[J];犯罪研究;2011年03期
7 周旋;;金融犯罪的国际化趋势与审计监督对策[J];中国审计;2010年20期
8 张巍;;后危机时代检察机关预防与惩治金融犯罪的对策[J];犯罪研究;2011年03期
9 王研;;民间借贷相关法律问题评析[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10 王子;;民间借贷:渴求救赎[J];中国企业家;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游海华;;债权变革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以中央苏区革命前后的民间借贷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钟春平;;动态不一致、法不责众与政府声誉:中国金融犯罪的经济学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王文华;;从欧盟法律规定看金融刑法的边界[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芸;杨少萍;;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治理[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5 魏东;;工业园区的土地管理问题与治策[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魏东;;工业园区的土地管理问题与治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陈冀青;冯保初;李晓红;;创建规范开放的语用环境[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集)[C];2002年
8 谢旭人;;适应新形势,加快工商领域协会的规范发展[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9 沈悦;董军贤;邓彤;;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陕西农村金融现状调查与分析[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诚信服务,规范发展,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萍 陈虎 徐荣华;浙江民间借贷遭遇“信用雪崩”[N];文汇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周文天;专家建议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N];中国证券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柴云祥;民间借贷:“馅饼”还是“陷阱”?[N];临汾日报;2011年
4 徐瑞蔓;青岛民间借贷业“结盟起航”[N];青岛日报;2007年
5 胡作华;民间借贷“暴利化”,“有法可依”是关键[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傅勇;民间借贷仅仅正名是不够的[N];东方早报;2005年
7 黄仁;民间借贷问题辨析[N];黄冈日报;2005年
8 郭敏;民间借贷受宠事出有因[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9 张玫;温州民间借贷不下500亿[N];金华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玫 万建民;温州民间借贷调查[N];经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宇;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年
2 蒙蒙;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牧区民间借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道永;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罗鸿铭;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刘远;金融诈骗罪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8 滕昭君;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张晓艳;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娜;论金融安全的刑法保护[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青岛市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行为特征与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陈宋阳;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治轶;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莫佩华;社会资本在个体工商户民间借贷中的影响及运作[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韦熙;中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和出路[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应利静;对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兰州大学;2009年
7 应舜;永康地区非正式金融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戴乐旺;理性与道德之间:近代赣闽边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侯旭丹;农户民间借贷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潘劲;宁夏农村民间借贷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42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4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