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困境及基本框架重构

发布时间:2018-06-23 03:03

  本文选题:财务报告内控缺陷 + 公司内控缺陷 ; 参考:《会计研究》2011年08期


【摘要】: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评价及审计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都是最基础的问题,然而由于中西方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系统研究,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也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内涵界定模糊、重大缺陷缺乏认定标准、有关内控缺陷的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困境和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低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及困境探讨的基础上,从理论前提衔接、规范制定思路及内控缺陷程度区分等方面重构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Abstract]:In the establishment, evaluation and audit of internal control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is the most basic problem.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in both China and the West. The current internal control norms also have many problems to be improved, such as vagu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lack of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major defects,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defect lacks the detailed guidance rule and so on. All these directly lead to the difficulties of identifying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low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view of this,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status quo and predicamen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is paper links up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The basic frame of identific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is reconstructed in the aspects of normalizing thinking and distinguishing the degree of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分类号】:F275;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飞;;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分析及对策[J];南方金融;2006年05期

2 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J];会计研究;2010年05期

3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基于112个企业案例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0年06期

4 齐保垒;田高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鲁清仿;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斯昕;丁日佳;信春华;;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建构[J];商业研究;2012年02期

2 王春山;李雪淳;;中日企业内部控制准则的比较[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3 孙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的成因及模式重构[J];财经科学;2007年02期

4 王茜;戴文涛;;基于判别分析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预测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5期

5 杨忠智;;国有上市公司组织变革与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6 郭邦涌;刘晓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与实践[J];财会通讯;2011年31期

7 李寿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层级划分及其传导效应[J];财会通讯;2012年01期

8 晋晓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发展评点[J];财会月刊;2011年07期

9 周曙光;陈丽蓉;;内部控制审计:企业风险管理与政府监管[J];财会月刊;2011年11期

10 张志彬;;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整合及深化设计——基于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的视角[J];福建金融;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文;;内部控制审计对CPA行业的影响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瞿旭;李明;杨丹;叶建明;;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民生银行的案例分析[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丽娜;朱卫东;;我国上市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研究——基于浦发银行年报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传模;林野萌;;基于BSC与AHP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光华;沈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耦合研究——一个基于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红英;;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梅丹;;内部控制缺陷研究:文献综述与未来发展[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瞿旭;廖井婷;李梦雯;;中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分析——基于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黄微平;;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实证研究——以深市制造业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寿喜;李建华;;中国上市公司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缺陷形成机理研究——来自制造行业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钟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张黎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刘光忠;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赵建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5 张子英;我国电信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王玲玲;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晓光;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会计内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周曙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实证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斌;股权结构、高管薪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逢春;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黄娅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倪利;沪市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自愿性披露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金丽华;AC银行吉林省分行信贷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蔺莉莉;基于山东九发和新五丰公司的内部环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韩庚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郁芳;政府规制过程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11期

2 尹毅飞;;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02期

3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年05期

4 李东平,黄德华,王振林;“不清洁”审计意见、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J];会计研究;2001年06期

5 刘明辉,张宜霞;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2年08期

6 王海林;;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2期

7 许新霞;王学军;;双重委托代理下的治理策略与内部控制[J];会计研究;2007年02期

8 杨周南;吴鑫;;内部控制工程学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03期

9 李连华;聂海涛;;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思想主线及其演变:1985~2005[J];会计研究;2007年03期

10 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基于系统和整体效率视角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启先;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J];财贸经济;1993年04期

2 王积业;;建立新体制的基本框架[J];经济纵横;1986年07期

3 ;国资局要求加强行政事业性和资源性国资管理[J];中国金属通报;1997年14期

4 滕雪梅;制造业中的快速制造技术与虚拟制造技术[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年03期

5 ;政策与管理信息[J];航天工业管理;2005年08期

6 梁爱军;王克荣;;基层财政内部监督体系的形成与基本框架[J];财政监督;2006年21期

7 金三林;米建国;;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J];中国软科学;2008年01期

8 孔刚;;浅析信息工程建设监理的发展近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13期

9 胡传秀 ,宗良燕;谈现行电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8年08期

10 ;延安城投公司形成了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框架[J];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邬展霞;张晓岚;赵世君;戴景南;刘孟飞;;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现状与建设[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2 廖慧平;谈群林;;刍议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基本框架的构建[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蒲应(龙天);郑春慧;;从宏观上准确把握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4 黄荔辉;;话语省略与认知语境[A];福建省外文学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5 朱志军;郑清源;马国立;;数字城市建设浅析[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文选;孙江平;;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7 张寿平;段玲玲;;河北省数字农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磐;;构建老年保障的基本框架[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刘文兆;;流域水文生态学的意义、问题与基本框架[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10 张素灵;许建东;曹华明;;石化企业抗震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方法[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付洪军邋实习生 林志安;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年底建成[N];珠海特区报;2007年

2 孔维薇;保税区:非公联基本框架初步形成[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3 中国烟叶公司 赵元宽;“规范指南”是烟草GAP的基本框架[N];经理日报;2005年

4 于杰;构建现代物流基本框架[N];中国交通报;2001年

5 记者  蔡国兆;上海"十一五"GDP增幅预期9%以上[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记者 姜洁;我国构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N];人民日报;2005年

7 曹西曼;东亚经济融合基本框架已初具规模[N];中国贸易报;2006年

8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 陈文玲;建立健全国民健康和疾病预防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9 记者 杨荣伟 周潇;三年建成惩防体系基本框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10 记者 马莉莉 通讯员 陈醉;三年内建成惩防体系基本框架[N];浙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华;企业环境报告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谭志国;点模式匹配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王越;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4 文亚青;“三位一体”的企业全面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王滔;基于多Agent理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工控人机系统研究及应用[D];上海大学;2005年

6 陈中;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后紧急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向喜琼;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8 刘金霞;农业风险管理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吴伟;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兰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丁洲祥;连续介质固结理论及其工程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建立西部区域资本市场的可行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邹懿;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帛宁;对我国开征物业税的路径分析及政策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微;对我国发展反向按揭贷款的思考[D];西北大学;2007年

5 穆毅;陕西省道路运输服务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孙方_";江苏省沿海防护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曲红梅;水资源需求管理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尹黎;高职网络教育与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金雁;和谐德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洁;《诗经新义》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55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55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4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