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2 09:34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 + 非对称效应 ; 参考:《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摘要】:经典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意味着相同程度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显著强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本文通过构建四类货币供给方程全面测度中国货币政策冲击,藉此验证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存在性及表现形式。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当期正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大于负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但滞后两期和四期负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则分别大于相应滞后期的正向货币冲击的影响力度;考虑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整个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比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
[Abstract]:The classical asymmetric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means that the effect of the same degree of contractionary monetary policy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of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impact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by constructing four kinds of money supply equations. This paper verifies the existence and manifestation of asymmetric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asymmetric effect in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impact of the current positive currency shock on the output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negative currency shock on the output. However, the impact of negative monetary shocks on output in two and four periods of lag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positive monetary shocks in the corresponding lag periods, and the whole period of time when monetary policy plays a role is considered. Contractionary monetary policy is more effective than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224;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2 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3 冯春平;正负货币冲击影响的不对称性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全,崔畅,谢卫东;财政政策作用的阶段性和非对称性检验[J];财经科学;2003年01期

2 徐大丰,朱平芳,刘弘;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4期

3 马瑞华;从利率弹性看货币政策的扩张功能[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3期

4 王涛;我国产出、货币供给与价格关系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5 袁永德;邓晓兰;陈宁;;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管理与国库现金管理之间的协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6 杨枫,蔡永彤;货币中性问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及政策意义[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郭晔;;测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4期

9 唐志祥;;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10 刘金全,刘兆波;我国货币政策作用非对称性和波动性的实证检验[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茂涛;;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2 毛剑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强弱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计量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3 吴国权;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雷明国;通货膨胀、股票收益与货币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陆歆弘;中国建筑业成长发展轨迹与增长影响因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7 张艾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8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9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风云;经济政策作用机制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关性的动态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德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向阳;通货紧缩下的货币政策效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许晨光;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4 程建伟;现阶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5 孙永权;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与供给政策搭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任晴;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周浩;我国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阿日古那;货币政策低效之成因及对策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曼;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多元化及其阻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10 高辉;中国货币政策效果检验与利率市场化建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金全,范剑青;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2 谢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北京邮编:100037;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丽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万兆泉;许统生;;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经济增长[J];经济问题;2011年09期

3 张辉;黄泽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年03期

4 李萍;;后金融危机时代利率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5期

5 杨胜刚;侯坤;;中国金融加速器机制非对称传导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牛新艳;;短期融资券市场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吗?——信用利差非对称性研究[J];金融评论;2011年03期

7 孟祥兰;陈诗;邢金余;;上海证券市场分阶段特征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陈宇峰;俞剑;陈启清;;外部冲击与奥肯定律的存在性和非线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9 郄鹏;贾延超;;沪深300指数波动实证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8期

10 高薇;;物价波动水平对投资波动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周蓓;齐中英;;我国期货市场波动性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崔建国;党耀国;;基于价值函数的GARCH修正模型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华兴夏;;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的经济学研究综述[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肖潇;基于智能体的货币政策对行业非对称效应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王鹏;以利率为主的多目标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陈涤非;中国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朱江;内外失衡下的流动性供给、资产价格及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王陟昀;碳排放权交易模式比较研究与中国碳排放权市场设计[D];中南大学;2012年

7 杨帆;中国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代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数量规则与价格规则的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龙斌;基于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波;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媛;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舒爽;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张希寒;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姜佳伟;我国货币政策的行业非对称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李三保;中国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陈倩;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陈超;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万一梅;基于信贷流量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刘兆龙;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9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89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