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动机、投资者情绪与首次公开募股市场收益
本文选题:投资情绪 + IPO定价 ; 参考:《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12期
【摘要】:文章以发行人筹资收益最大化为假设,对市场热季周期下发行人、承销商与投资人三者之间的博弈过程以及投资者情绪对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定价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行人最优发行数量小于市场需求数量、承销商定价低于市场需求价格的目的在于确保发行成功和获取日后收益;投资者高亢的投资情绪可以对IPO市场短期收益正偏和长期收益负偏成为普遍现象进行解释。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game process between the issuer, the underwriter and the investor in the hot season cycle of the market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investor sentiment on the IPO market pricing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issuer's fund-raising income is maxim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distribution of the issuer is less than the market demand, and the underwriter is less than the market demand. The purpose of pricing less than market demand is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issue and gain the future earnings, and the high investor sentiment can explain the positive bias of the short term earnings of the IPO market and the negative bias of long-term incom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分类号】:F224;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美今,张松;中国新股弱势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珍;;基于IPO长期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A股的证据[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2 朱南,卓贤;对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3 刘中学,林福永;中小企业板新股初始收益率的因素贡献度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8期
4 王珍;;首次公开发行新股长期收益趋势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06期
5 贾明琪;朱建华;朱俞洁;;创业板IPO抑价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18期
6 马栋;;国内新股市场的实证研究述评[J];当代经理人;2006年15期
7 邱宜干,夏中雷;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进程及其评价[J];东南学术;2001年06期
8 周孝华,杜俊涛,杨秀苔;IPOs中发行定价方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2期
9 廖理,张伟强;逐渐规范市场上的A股新股长期强势表现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10 柴亚军;王志刚;;股权分置改革后IPO抑价与大股东的减持行为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林茂;杨丹;;新股长期表现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基于我国IPO样本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2 王磊彬;;中国企业IPO到底给投资者带来什么?——长期市场反应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彦敏;中国公司交叉上市IPO及其后价格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李冬昕;市场参与者意见分歧与公司融资决策[D];南京大学;2011年
3 仲锐敏;中国风险投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兴伟;中国创业板公司IPO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王鸿;中国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磊彬;多次融资、长期市场反应与公司特征[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周颖刚;中国股市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李勇;中国证券市场“内部人”交易的信息披露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陈蓉;中国首次发行新股市场化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金桩;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圣昌;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高帆;中国股票高发行抑价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永胜;我国中小板新股长期走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新;核准制下新股IPO定价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丽媛;中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热销市场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朱银冶;深圳创业板市场IPOs抑价现象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范镭;中国A股IPO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孙俊;中国创业板IPO价格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晓艳;我国上海A股市场IPO长期表现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孙琦;江苏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人骥,朱海平,王怀芳,韩星;上海股票市场新股发行价格过程分析[J];经济科学;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桂元,唐小我;组合证券投资决策模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2 陈启欢;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分布曲线的实证[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年05期
3 李明新,李元;具有随机收益率与波动率股票的一般价格分布[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4 蔡兵;高技术跨国公司的进入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收益率的影响[J];岭南学刊;2003年06期
5 高庆斌;记帐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储蓄式保险及银行存款收益率的比较[J];统计教育;2004年01期
6 刘霖,秦宛顺;中国股票市场套利定价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7 希静;REITS在美国[J];中国科技财富;2005年09期
8 林春艳;卖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J];技术经济;2005年10期
9 朱小梅;郭志钢;袁元;;基于遗传算法的VaR约束下证券组合模型仿真[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王加亮;唐宇;张珊珊;杨润姿;;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的定量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泽云;;中国城镇地区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评:1981-2001年[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2 武向荣;;中国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邬展霞;王周伟;;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情绪、股票内在价值与IPO定价[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刀福东;;傣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初探[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盛世明;;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发生率和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西方研究及其启示[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武向荣;;中国农民工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黄胜;;我国教育私人经济收益率偏低的原因及对策研究[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田大伟;金泰一;;中国股票市场量价关系的重新审视——基于鲁棒(Robust)方法的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李湘萍;郝克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户籍分割与企业在职培训的作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娟;孟大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实证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德志;国债与金融债收益率点差有规可循[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广发证券博士后工作站 杨智元;开放式基金收益率怎样确定[N];证券时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禾禾;地产信托收益率高企[N];证券时报;2005年
4 胡进之;2.9760%:一年期央票利率见顶?[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厦门商行 卓若伟;3月期央票利率半年来首次调头[N];证券时报;2006年
6 清溪;加息余温尚存 央票继续走高[N];证券时报;2007年
7 陈刚;富达旗下三只基金“笑傲”次贷危机[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胡进之;央票收益率继续走高公开市场又现净投放[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郭茹;1年期央票收益率如期上涨近10基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郭茹;特别国债面世 市场承受力几何?[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濮卫东;货币危机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04年
2 胡永宏;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曾志坚;股票与债券市场间收益率及流动性联动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张健;养老金制度改革与资本市场完善的互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程文卫;通货膨胀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徐林;我国股市与债市(国债)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林春艳;多种环境下的证券投资组合优化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郑挺国;基于有限混合状态空间的金融随机波动模型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胡铮洋;证券市场风险度量—时变Copula和极值Copula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严志辉;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永众;我国A股市场IPO长期收益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韩春蕾;江苏省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率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3 雷雄军;稳定分布下的VaR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陈博;结构型银行理财产品定价与设计探讨[D];复旦大学;2008年
5 侯建飞;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08年
6 许倩;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艺术品投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7 张亦平;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8 王伟;不确定收益率下证券风险的可拓度量及规避变换[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9 刘波平;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及实证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程俊;我国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94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94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