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股指期货对现货时变相依结构的多尺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9 11:05

  本文选题:股指期货 + 时变Copula-GARCH ; 参考:《系统工程》2011年05期


【摘要】: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相依结构是Copula理论在金融分析中套期保值、组合风险对冲及价格发现等应用的热点。考虑到新息对价格的非对称冲击和相依结构的时变特征,利用GJR-GARCH模型对股指期货和现货的收益率序列建模,选用DCC方程刻画二者之间时变相关系数的演化结构,构建时变T-Copula-GJR-GARCH模型。针对沪深300指数现货与期货5~60分钟的高频数据,分尺度拟合时变T-Copula-GJR-GARCH(1,1)-t模型,结果表明相依结构随时间尺度变化而变化,这或许可由市场微观结构差异及投资者的异质性所解释,进而本文从多尺度的视角揭示了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时变相依模式。
[Abstract]:The dependence structure between stock index futures and spot is a hot poi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pula theory in financial analysis, such as hedging, portfolio risk hedging and price discovery. Considering the asymmetric impact of innovation on price and the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dependent structure, the GJR-GARCH model is used to model the return series of stock index futures and spot, and DCC equation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evolution structure of time-vary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m. A time-varying T-Copula-GJR-GARCH model was constructed. The time-varying T-Copula-GJR-GARCH (1 / 1) -t model is fitted with time-varying T-Copula-GJR-GARCH (1 / 1) -t model based on the high-frequency data of Shanghai and Shenzhen 300 index for 560 minu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endent structure varies with the time scale. This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market microstructure differences and the heterogeneity of investors. Furthermore, this paper reveals the time-varying dependence model between stock index futures and spot from a multi-scale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01015)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00191110033)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凤岐,姜华东;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韦艳华,张世英;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分析——Copula-GARCH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4年04期

3 肖辉,吴冲锋;股指与股指期货日内互动关系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宇航;夏恩君;程功;;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中的相关性问题研究述评[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马永亮;张赫城;;交叉外汇远期合约的定价及应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韦艳华,张世英;金融市场非对称尾部相关结构的研究[J];管理学报;2005年05期

4 张娜;黄新飞;刘云;;股票指数期货的风险解读及其制度安排[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余希;;浅析股指期货与证券市场有效性[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0期

6 杨帆;朱邦毅;;论股指期货引入对股票现货市场的联动影响[J];企业经济;2007年02期

7 左浩苗;;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年22期

8 张维;王平;熊熊;;印度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信息传递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6年09期

9 韦艳华,张世英,郭焱;金融市场相关程度与相关模式的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10 韦艳华;张世英;;金融市场动态相关结构的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韦艳华;Copula理论及其在多变量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上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孔繁利;金融市场风险的度量—基于极值理论和Copula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潘婉彬;利率建模与模型估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郑尊信;股指期货交易行为与现金结算价确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罗俊鹏;Copula理论及其在金融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许启发;基于时间序列矩属性的金融波动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谢卫东;股票市场波动性、传导机制与风险机制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华;我国股指期货标的物指数的编制及合约设计[D];中南大学;2006年

2 王伟;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3 陶文龙;金融数据的尾部相关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雷万钧;中国股指期货前瞻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李娟;Copula函数在金融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岑yN;股指期货波动性与股权分置改革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7 刘海涛;“上证指数交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钟朝辉;上海股市β系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虞红霞;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王江洪;应用连接函数计算投资组合的在险价值[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曹凤岐,姜华东;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韦艳华,张世英;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分析——Copula-GARCH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4年04期

3 王布衣;沈红波;;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07年05期

4 韦艳华,张世英,孟利锋;Copula理论在金融上的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张维;王平;熊熊;;印度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信息传递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6年09期

6 张尧庭;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相关性指标?[J];统计研究;2002年09期

7 韦艳华,张世英,郭焱;金融市场相关程度与相关模式的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8 张永东,黎荣舟;上海股市日内波动性与成交量之间引导关系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翔;;异地上市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基于新华富士A50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2 苏醒;;梅拉梅德的期货“潜泳”[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06期

3 覃海慧;;2007年股市10个热门词语[J];黄金时代;2008年01期

4 唐喜玲;;对套期保值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5 杨卫东;;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对冲策略探讨[J];上海国资;2011年07期

6 杨卫东;;股指期货如何规避定向增发风险[J];上海国资;2011年08期

7 金牛九段;;破解国际金融大鳄建仓成本[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30期

8 叶展;;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2期

9 李栋;孙松;;股指期货的风险及防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10 王喜宝;;关于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丹;;股指期货在中国上市的背景分析及短期发展[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庆林;杨晓华;;热炉效应在股指期货内部控制中的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红英;郑学勤;刘震;章飚;富旭文;王兆先;田联丰;;股指期货运用之道[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4 包明宝;;论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冲击及减缓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袁象;余思勤;;利用扩展基尼均值系数计算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涛;应益荣;;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及风险控制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何平;周依静;;沪深300指数与股指期货日内价格发现机制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方世建;桂玲;吴博;;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发展的比较评述[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舟;魏卓;高莹;;基于共同因子模型的股指期货价格发现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惠湄;;抓住历史机遇 促进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叶苗;胡俞越:股指期货应紧随融资融券推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 桂浩明;视股指期货为救市工具将事与愿违[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魏曙光;左晓蕾:目前不宜推股指期货[N];证券时报;2008年

4 方正期货研发中心 傅声霆邋王飞;次贷危机凸显股指期货“稳定器”功能[N];证券时报;2008年

5 上海证券 李艳;国际热钱难以大规模参与我国股指期货[N];期货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蒋家华 胡东林;股指期货:“好饭不怕晚”[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记者 李磊;股指期货在减缓美国股市跌幅中起到积极作用[N];期货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丁笠;尽快推出股指期货[N];期货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茜;股指期货何时叩响发令枪?[N];上海金融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钱晓涵;陈耀先:推股指期货不必过分考虑时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丽;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蒋勇;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与量化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王沛英;股指期货与金融安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蔡向辉;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0年

6 林祥友;融资融券交易下的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方斌;股指期货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徐旭初;股指期货的国际比较研究——模型、实证及中国课题[D];复旦大学;2003年

9 张龙斌;基于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罗洎;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信息传递效应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逸翊;股指期货对股市风险的防范[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彦宇;新华期货公司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与风险管理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敬东;我国发展股指期货势在必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李建国;中国股指期货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若贝;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策略研究及风险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玲;中国股指期货定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唤工;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理论研究与动作构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王珂;沪深300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锦;中国股指期货定价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谈纯集;股指期货投资策略与基金产品创新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09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109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d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