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Abstract]:The excess liquidity is measured by comparing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mone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xcess liquidity are studi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inued high monetary stock, economic growth, continued low interest rates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the rise of the price index, the increase in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net exports lead to excess liquidity. There is a re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set price and excess liquidity, and there is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factors.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onclusion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224;F8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董积生;;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6年09期
2 任碧云;王越凤;;中国流动性过剩原因辨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3 钱小安;;流动性过剩与货币调控[J];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4 张新泽;;关于流动性几个问题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8年03期
5 计承江;;流动性过剩形成原因及对策[J];金融研究;2008年07期
6 李斌;;从流动性过剩(不足)到结构性通胀(通缩)[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7 易宪容;王国刚;;美国次贷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的金融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8 巴曙松;;观察流动性过剩的国际视角[J];中国金融;2007年20期
9 李子奈;齐良书;;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希晋;勾东宁;;我国流动性的层次与传导机制研究——基于2005~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项松林;;我国出口增加与流动性过剩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韩伯棠;程嘉许;周毕文;;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分析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熊文;刘纪显;;我国流动性过剩来源及应对策略[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5 周美超;;关于6000点行情的新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0期
6 胡汉军;邱力生;;信贷过度扩张的动因、危害与疏导[J];财经科学;2008年06期
7 卢岚;邓雄;;对当前货币现象与宏观调控的几点思考[J];财经科学;2008年07期
8 包明华;倪晓宁;;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J];财经科学;2009年03期
9 徐仲昆;;通货膨胀基本结构及其货币政策调控反思[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10 王春林;;我国流动性过剩形成机理与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焦方义;;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宏观调控策略[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2 吴丽华;徐u*;;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流动性测算[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孙小丽;陈浩;杨晓光;;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选择实证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黄钰;孙英隽;;基于托宾模型的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政;中国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徐挺;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D];南开大学;2010年
3 田蕊;流动性冲击与金融稳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廖俭;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公司流动性定价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张敖;金融负外部性的约束:危机视角[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周杰琦;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胜;1978-2009年间我国流动性变动及其对经济金融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2 吴世勇;银行流动性不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赵卜萱;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韩克;基于一般动态因素模型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于羽;货币政策的通胀与通缩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6 金源;银行流动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冯晓斌;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羊群行为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史筱彤;美元流动性的溢出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李秋月;我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刘超;中国流动性过剩治理中总量调节工具及其运用[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连建辉;翁洪琴;;银行流动性过剩:当前金融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J];财经科学;2006年04期
2 裴长洪;盛逖;;从GDP再到GNP的跨越——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长远目标[J];财贸经济;2007年05期
3 黄锡钦;杜晓丽;;国内商业银行富余资金何处去?[J];南方金融;2005年12期
4 陈文玲;;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及深层次矛盾[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5 陈文玲;;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6 张晓静;王子先;;我国外贸发展模式及其政策取向的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7 周志太;;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十大趋势[J];经济视角(下);2008年10期
8 李子奈;;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任务[J];经济学动态;2008年11期
9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10 李斌;经济发展、结构变化与“货币消失”——兼对“中国之谜”的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国华;滕进华;;上市公司“庄股跳水”预测模型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2 许寅;;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实证分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07期
3 何逊峰;傅国华;朱炎亮;张晖;;海南农业产业结构分层次实证分析[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谢罗奇;龚伟强;;对2001-2006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的实证分析[J];济南金融;2007年03期
5 林乐芬;高文芳;;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2008年03期
6 项松林;;我国出口增加与流动性过剩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马晓琛;;货币政策应对流动性过剩有效性研究——基于2005.7~2007.12数据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年S1期
8 李斌;;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价格的关联性研究[J];价格月刊;2010年09期
9 贲友红;;高校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09期
10 林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统计教育;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雪艳;王会艳;刘兴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实证分析[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董乡萍;;制造业信息化基本问题及31个省市制造业“信息化”效用的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3 余乐安;汪寿阳;黎建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社会和谐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席利卿;严奉宪;;农产品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5 裴佩;葛晓舰;彭彦敏;;中国上市公司资本重组动因与效应关系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伟福;冯国灿;;局部光滑主成分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陈明星;缪柏其;靳韬;;利率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胡汪洋;景玎;冯民;于宏民;;沈阳市自然资源评价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农吉夫;金龙;;均生函数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降水预报模型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任丽娜;翟宇梅;王力维;;选择最优预报因子对华北1月份温度进行预报[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诚期货 黄付生;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VaR实证分析[N];期货日报;2006年
2 李莹 郭红珍;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实证分析[N];中国保险报;2002年
3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 赵晓;疫情最终有利于经济增长吗[N];经济日报;2004年
4 国通证券 杨晔;今年基金价格与净值关系的实证分析[N];市场报;2001年
5 华泰长城期货研究所 谭远;我国螺纹钢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N];期货日报;2010年
6 李莹 郭红珍;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实证分析[N];中国保险报;2002年
7 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李友根;小的也是美好的[N];江苏法制报;2008年
8 陆国庆;我国产业成长性实证分析[N];中国信息报;2002年
9 吕海柱;近期铜铝套利实证分析[N];证券时报;2001年
10 武常岐;进与退的实证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刚;中国医药产业成长特征与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宋荣兴;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宋志华;中国政府卫生支出的规模、结构与绩效研究[D];东北大学 ;2010年
4 高战荣;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奇志;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静文;创业理论视角下企业集群发育形成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7 亓宗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8 毛飞;苹果种植户销售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火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10 徐小飞;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福;现代企业财务困境预警及防范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2 杨楠;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黄雄;吉林省主要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立荣;金融资产的泡沫度衡量的实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唐晓敏;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何辉渝;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闫厉;地区竞争力评价系统的建立及吉林省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邱s,
本文编号:2127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12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