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
[Abstract]:With the sprea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impact, the United States may also adopt the third round of quantitative easing to stabilize and stimulate the economy after the first round and the second round of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fail. This extreme monetary policy triggered domino effect and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ssible impact of quantitative easing on China's econom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hat China should adop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ossible impact of the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on China's economy. To mitigate the QE monetary policy on the Chinese economy ma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
【分类号】:F827.12;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联盛;;量化宽松政策:原因、趋势及影响[J];中国金融;2010年23期
2 李石凯;;从货币供应量变化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J];中国金融;2010年23期
3 穆争社;;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及运行效果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桂林;;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胡威;孙程程;;中国救市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资产价格的视角[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3 王晓雷;刘昊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消费投资与全球流动性泛滥[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4 许欣欣;李天德;;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制造了世界性高通胀吗——基于次贷危机后不同经济体通货膨胀差异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2年04期
5 杨学东;;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货币政策选择——基于美国QE2经济后果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刘玉彬;李智芳;;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张欣;;浅议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3期
8 张明;;“外升内贬”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9 刘澜飚;宫跃欣;张靖佳;;2010~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1年06期
10 李娅;温连青;;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胡威;货币流动性、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选择[D];暨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慧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美国的实践及效果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武锦;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晶;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5 苗子清;金融危机期间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王磊;黄金期货定价模型实证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7 孙佳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张环;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D];辽宁大学;2012年
9 王丽丽;美国量化宽松背景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10 谢贵章;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东风;;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及影响:以美国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尚姝;;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研究——基于日本经验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3 本·伯南克;康以同;;美联储的信贷放松政策及其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9年07期
4 钟伟;;美联储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综合影响[J];中国金融;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玲玲;祝应喜;;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8期
2 郭丕宽;;人民币升值影响的多面性分析[J];金融经济;2008年08期
3 孟繁兴;宋维演;;金融危机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分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韩烨;;关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些思考[J];经济视角(下);2011年03期
5 袁桂林;;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田潇;;资本流动、外汇管制与人民币内外价值背离[J];管理评论;2010年02期
7 唐斌 ,陈靖;福建对外经济往来收支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91年05期
8 成力为;张冰;曹柱;;非实体资本大量内流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J];学习与探索;2006年04期
9 肖武标;对人民币贬值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93年05期
10 宋汝纪;通货膨胀在我国不值得一试[J];经济与管理研究;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敏;严广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李治国;;论通货膨胀的隐性危害与对策[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3 马恩棠;;工程建设项目评价中通货膨胀的处理[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夏兴园;;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5 何小鲁;;我国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马伯钧;;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7 孙启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结构分析[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葛开明;;解读及治理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9 支大林;;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及其双重压力[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10 赵宁夫;蒋金波;;通货膨胀不是纸币特有的经济现象[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梅新育;更大挑战是货币收紧[N];中国企业报;2010年
2 王宇 姚均芳;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监管[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卢怀谦;油价大涨推动美股下跌[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所长 汪同三;通货膨胀:宁防其有 不赌其无[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张之花;房产投资有趋热之势[N];房地产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陆绮雯;资本流动激增,带来发展潜力[N];解放日报;2006年
7 本版编辑 王长勇 零时 岑文靖 陆彬 国际;通货膨胀离我们还有多远[N];经理日报;2006年
8 石虎祥;经济面奠定非美上涨趋势[N];汕头日报;2006年
9 陆星兆;左小蕾:适度通胀不是坏事[N];证券时报;2007年
10 李国旺;全面通货膨胀不会到来[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卢满生;我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潘方卉;基于预期、持续性和波动性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Mamudu Daffay;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的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齐鹰飞;短期通货膨胀动态:理论和中国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顾书桂;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张五六;非线性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贝叶斯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9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10 李浩;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建强;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本对比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肖宏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高恒亮;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齐永生;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其格其;通货膨胀下的大型项目投资经济分析及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6 杜黑;我国近年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常浩;通货膨胀对复杂库存系统的优化调度及其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周军;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黄琼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嘉斌;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30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130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