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与三次产业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2 09:33
【摘要】:采用单整、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1979~2009年农业银行信贷与我国三次产业等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农业银行信贷与第一产业产值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骨干力量,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服务三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农业银行的发展也受益于农业经济的增长。而且,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农业银行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Abstract]:Using single integration, cointegration, Granger causality test is an empirical study of agricultural bank credit and three industries in China from 1979 to 200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bank credit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primary industry. It shows that Agricultural Bank, as the backbone of rural finance,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China, and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in serv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Bank also benefited from the growth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Moreover, in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Bank has also played an active role.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
【分类号】:F832.4;F719;F121.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华;浅析农村民间信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2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3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陈爱林;金融结构的理论、现实与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干楠;利率市场化对储蓄与投资的影响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李冰;转型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控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崔慧霞;农业资金投入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陈跃雪,吴先忠;京郊农民储蓄行为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宋岩;浅论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借鉴[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10 毛泽盛;金融深化论与发展中国家金融创新[J];商业研究;200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潘青木;金融资产结构变化与金融体系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6 程书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7 胡援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朱文生;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张志杰;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朱英桃;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陈浩;中国金融体制转型中的利率市场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伟;我国土地信用制度构建的探索与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崔亚峰;我国金融制度变革中的开放式基金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6 刘卫江;WTO与中国金融业开放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张京;我国转轨时期利率政策的实证分析——兼论利率市场化[D];西北大学;2001年

8 周少波;金融压制与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9 周英;中国国债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卓越;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D];湘潭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施刚;丁玉岚;葛祥;杨琳;陆知宇;;银行信贷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工商银行构建金融支持体系服务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想[J];金融论坛;2006年06期

2 张文云,徐润萍;珠三角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支持的效应分析[J];南方金融;2004年06期

3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4 王维安;中国金融结构分析[J];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惠晓峰;沈静;;东北三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与比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伍海华,张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金融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5期

7 殷孟波,贺国生;西南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J];经济学家;2001年06期

8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9 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1期

10 傅进,吴小平;金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分析[J];金融纵横;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国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静;李村璞;邱长溶;;信贷规模与房地产价格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基于中国直辖市数据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6期

2 李鑫;刘语潇;曲秋颖;张华蕾;;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VAR模型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3 王璧莹;高鹏;刘海龙;;房地产政策调控对楼市的影响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2期

4 高潮;潘晓棠;;建设部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300亿推进小城镇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3年02期

5 高山;王家庆;单卓;;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9期

6 ;基层之声[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7 ;基层之声[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8 赵红;李炳旺;;安徽天长商标权质押为企业融资逾2亿[J];中华商标;2011年08期

9 李阳;高媛;;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1年07期

10 缪仕国;;物价稳定与房价:货币政策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邓映翎;;宏观调控中的金融机制[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2 郭晔;赖章福;杨娇;;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再讨论——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风险转移与互动[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3 庞洪梅;;当前货币政策与投资增长的博弈[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洪晶;刘茂余;;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计量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卢薇 张学文;中国农业银行北川支行: 为新县城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活水”[N];四川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沈露露;农行启动形象建设“绿色行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3 记者 高洁;我省今年扶持1000名城乡青年就地创业[N];南昌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W毾,

本文编号:2218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218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3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