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我国不良金融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9-02 09:37
【摘要】:尽管我国不良金融资产的处置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是这一问题仍旧不容忽视。因为我国不良金融资产处置中仍旧存在着"瓶颈"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多种处置方式难以良性实施运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弊病明显、处置法制环境不健全,因而有必要采取健全现有处置方式、改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完善处置立法、加强司法正义等措施,以提高我国不良金融资产处置水平。
[Abstract]:Although the disposal of non-performing financial assets in China ha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this problem still can not be ignored. Because there is still a "bottleneck" problem in the disposal of non-performing financial assets in our country, what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the benign operation of various disposal methods, and that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financial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have obvious shortcomings. Because the legal environment of disposal is not perfec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disposal methods, reform the financial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perfect the disposal legislation, strengthen the judicial justice and so 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sposal level of the non-performing financial assets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福建江夏学院;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不良金融资产处置的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09B2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昊;;国外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2 袁丽胜;债券市场的机构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佟铁成;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管理[D];吉林大学;2005年

2 徐懿;基于防范道德风险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军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程征;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毛愫璜;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与上市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洲;NA资产管理公司运营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李水平;建行长沙天心支行不良贷款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崔丽梅;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王钰;论外资参与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李宏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期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夏坤;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曹振国;吉林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处置及防范对策[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琳;信息不对称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J];金融论坛;2001年08期

2 徐懿;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探讨[J];经济师;2004年07期

3 陈野华,卓贤;我国AMC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模式选择[J];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象;;不良资产管理的处置策略[J];商业经济;2011年17期

2 莫浩炜;;减免息处置方式与银行不良资产清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3 吕远霞;潘峰;吴雪香;王建科;;银行委托资产处置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财政监督;2011年13期

4 汪水文;杨凤琪;;不良金融资产处置监管的实践与思考[J];财政监督;2011年15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东浩;万显明;刘小芳;杨晓光;;数据挖掘在不良贷款处置中的应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2 顾俊波;;整合资源 加快转型 有效搭建业务增长平台[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唐伟;于明星;;对地方小银行不良资产集中处置模式的探讨[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向阳;;经营目标责任制下不良资产处置策略[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少秋;不良金融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策略选择[N];金融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枫;不良金融资产开始分包处置[N];安庆日报;2008年

3 记者  郭一先 通讯员  谢伟 李灵明;打好处置不良金融资产攻坚战[N];金融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枫;20亿不良资产开始分包处置[N];安庆日报;2007年

5 傅春荣;银监会预留处置创新空间[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6 李予阳;北交所打造金融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通道[N];经济日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 万磊;三十年“不良资产处置学”之演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顾晓新;不良金融资产分包处置安徽率先启动[N];证券日报;2006年

9 王乃祥;发挥市场优势 服务金融类国资[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记者 蒙君;贵州“打包”处置42亿不良金融资产[N];经济信息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程凤朝;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方法与价值变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赵永军;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与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邢哲;我国问题银行的处置、防范与财务安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嘉川;我国证券业不良资产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铮;转轨时期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方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王建军;我国债权类不良资产市场化定价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徐懿;基于防范道德风险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科宇;湖南国有投资公司不良金融资产处置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胡苗;不良金融资产重组模式的分析与选择[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李金迎;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刘兴燕;我国不良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及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蒋西;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利彬;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与评估[D];长安大学;2003年

7 张伟;问题银行处置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王洋;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思京;中国不良资产管理分析——需求管理与处置方式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10 黄文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218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218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e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