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评述及展望
[Abstract]:On the back of a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and China's rapid macroeconomic growth,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FDI) rebounded steadily and quickly in 2010. In the whole year, 27406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were newly established in non-financial fields, an increase of 16.9% over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作者单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分类号】:F8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积极有效吸收外资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J];中国经贸;2011年02期
2 郝红梅;;外资质量新的内涵与外延[J];中国外资;2007年08期
3 方明;;外商投资的五大空间[J];中国经贸;1999年Z1期
4 朝夕;;厦门洽谈会注解中国新商机[J];大经贸;2000年10期
5 张少洲;更好地吸收外资和办好三资企业——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会议[J];中国外资;1995年03期
6 李伯韬;王莉;李仲勋;;我国吸引外资的形势分析、展望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4期
7 何曼青;;跨国公司分享中国机遇[J];中国新时代;2010年11期
8 钱琨;;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出台新政策——外经贸部外资司负责人就最新鼓励外商政策出台答本刊记者问[J];中国外资;1999年11期
9 ;中国吸收外资新政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0年08期
10 钱志清;前景良好 潜力巨大 外商投资中国面临新的机遇[J];国际经济合作;199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后凯;;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迁及其经济影响[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储祥银;;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观察与思考[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3 蔡江华;邓仕燕;;浅析如何提高我国利用外资质量[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年
4 崔铁燕;赵嘉琨;;浅谈新时期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的改进[A];2003年度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选编论文集[C];2004年
5 计剑锋;;浅析外资并购境内非上市企业的若干法律问题[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李长江;石艳芳;;完善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的几点思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7 沈悦;谢勇;;外商投资企业对陕西GDP增长贡献方面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崔海燕;;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法律问题探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郭铁民;;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难点和重点[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步欣;2005年我国吸收外资逾600亿美元[N];国际商报;2006年
2 宿清华;专家预测FDI短期难有大增长[N];中国工业报;2007年
3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充分发挥吸收外资对保增长的积极作用[N];国际商报;2009年
4 张伟勋;商务部:吸收外资“选”字当头[N];中国贸易报;2008年
5 ;合理利用外资 加速产业升级[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6年
6 记者 王国明;去年我国吸收外资9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N];中国工商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郑昭邋兰锋;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达到最高增幅[N];福建日报;2008年
8 步欣;我国吸收外资保持良好态势[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6年
9 商资;我国吸收外资取得长足发展[N];国际商报;2006年
10 记者 王屏;北京吸收外资质量明显提高[N];国际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学花;中国产业集聚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2 洪勇;追赶战略下后发国家制造业技术能力提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阐军;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咏源;基于组织学习的制造业生产系统知识传递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严奉宪;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6 袁鹏;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演变趋势与成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陈俚君;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张祺;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于铭;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姚林如;产业资本形成与劳动力转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令江;中国制造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孙秉舜;中韩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刘虹;乡下人进城:中西部农民向沿海都市迁移的文学想象[D];扬州大学;2007年
4 陈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严圣恩;韩国中小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现状及相关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毛ng;我国中西部地区物流业技术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胡鹏;中西部地区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8 毛ng;我国中西部地区物流业技术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刚;基于IT的制造业生产作业联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10 杨华;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制造业升级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30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23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