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收支失衡的“怪圈”:理论与实证

发布时间:2018-09-11 10:40
【摘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呈加剧之势,且对人民币国际化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从而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收支失衡"怪圈。出现这个怪圈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包括我国经济内外部失衡严重及外部平衡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不协调,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及利用外资发展战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低也是造成这个怪圈的原因。对此,优化国际收支结构;增强人民币国际可接受性,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改变出口导向战略和利用外资发展战略,增加进口,并鼓励企业用人民币加大对海外的投资,让企业真正"走出去";通过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解决人民币回流问题。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China's balance of payments imbalan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it has formed a certain hindrance to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thus forming a strange circle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mbalance".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mergence of this strange circle, including the seriou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mbalance in our economy, the disharmony between the external bala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the RMB, the export-orien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The low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is also the cause of this strange circle. In this regard, we should optimize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structure;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acceptability of the renminbi and enhance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enminbi; change the export-oriented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increase imports; and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their investment overseas with RMB. Let enterprises really "go out"; by setting up RMB offshore center, solve the problem of RMB reflux.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GJW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连营;;人民币国际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及有关建议[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马荣华;;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收益与成本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李瑶;非国际货币、货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可兑换[J];金融研究;2003年08期

4 孙玲;陶士贵;;中国国际收支结构优化的国际借鉴与路径选择[J];投资研究;2008年09期

5 陶士贵;;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人民币自由兑换还是国际收支均衡[J];投资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伟利;朱赫宇;;资本项目管制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策略[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11期

2 闵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J];发展研究;2007年03期

3 陈雨露;东亚货币合作中的货币竞争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11期

4 裴平,张谊浩;人民币外溢及其经济效应[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9期

5 赵具安;;货币国际化的收益、成本与人民币国际化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刘越飞;李晓林;;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研究——基于货币国际化视角[J];南方金融;2011年05期

7 戚骥;唐冰开;;人民币国际化:中美货币金融领域竞争与合作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8 何慧刚;;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选择和路径安排[J];经济管理;2007年05期

9 王舒婷;;货币可兑换与国际化的国际经验[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10 何慧刚;;资本项目自由化、汇率制度弹性化与人民币国际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东升;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陈治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现领;美元锚的退出与人民币国际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谢洪燕;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地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孙海霞;货币国际化条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琛;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7 胥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戴伟利;货币国际化视角下的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纯威;人民币名义汇率超稳定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杜晓蓉;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东亚钉住汇率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贵美;人民币国际化之贸易结算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邱礼海;人民币国际化:前景与挑战[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董玉峰;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与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薛培莉;人民币国际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武召凯;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彤;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视角看全球经济失衡问题[D];复旦大学;2009年

7 邹明明;论我国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邹小芳;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桥佳;浅析人民币国际化[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陈娜;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香港建立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陶士贵;;人民币跨境交易纳入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的初步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2 刘宗华,魏海港,徐芳;人民币境外流通问题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江涛,方天梯;人民币跨境流动对资本项目管理的影响[J];上海金融;2004年04期

4 姜波克,张青龙;国际货币的两难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高励;货币主义的国际收支理论简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4年01期

2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人民币国际化正式启程[J];银行家;2009年05期

4 郑木清;论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J];国际金融研究;1995年07期

5 贺玲;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07期

6 董天新;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06期

7 张云;;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42期

8 范棣;利用外资与国际收支平衡[J];财贸经济;1983年12期

9 彭少琴;人民币国际化的路有多长[J];国际融资;2004年06期

10 ;锐意改革,着力创新,为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创造条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召开2006年全国国际收支工作会议[J];中国外汇;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敏;;人民币国际化[A];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C];2009年

2 黄福宁;贾莹莹;;上海人民币产品中心建设:阻碍因素及破除对策[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3 刘群;;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路径与深港金融合作[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秀芳;于树胜;;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关键在于内外需协调发展[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王宇;;巴西退出:一个政策不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从“钉住汇率制度”退出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八)[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庞洁;;中美国际收支比较与分析[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肖卫国;徐家杰;刘娇华;;新“强势美元”政策推行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林念;;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国际法探讨[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马先仙;;美国汇率政策特点、影响与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A];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C];2008年

10 范从来;;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重新定位[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木木;人民币国际化道阻且长[N];证券时报;2008年

2 赵海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加快[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3 林利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人民币国际化选择何种模式?[N];中国国防报;2010年

4 周泓洋;人民币国际化有望破解外汇难题[N];中国企业报;2010年

5 赵大春 李倩;东南亚能否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水地[N];中国信息报;2010年

6 长策智库GMEP特约研究员 郑联盛;人民币国际化渐行渐近[N];中国财经报;2010年

7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小蕾;外储新布局 彰显人民币国际化方略[N];中国证券报;2010年

8 记者 李茜;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好战略性安排[N];上海金融报;2010年

9 ;人民币国际化又迈进了一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10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证券研究所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孙立坚;把握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度”和“强度”[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陈治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现领;美元锚的退出与人民币国际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孙海霞;货币国际化条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严佳佳;货币替代机制及反货币替代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李军睿;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胥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冯郁川;人民币渐进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庞镭;滨海新区金融创新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张云;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的货币能量功能与政策含义[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洋;次贷危机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金瑞庭;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王川;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楠;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条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裴真;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比较[D];河南大学;2010年

6 许路遥;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邹小芳;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洁;人民币国际化可行性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黄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岳铭明;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渠道和政策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236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236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1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