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溢出与FDI在中国地区分布的非均衡增长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since Comrade Deng Xiaoping's speech on the southern tour and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has increased rapidl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FDI in China is extremely uneven, which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pillov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uneven distribution of FDI in China by establishing theoretical model and empirical test of historical data of 28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mainland China.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an economy can determine to a large extent the total amount of FDI it attracts and its optimal FDI non-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in China.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unbalanced growth trend of FDI in China is caused by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and it will continue to exist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8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7AJL016) 国家软科学项目(2009GX3K040)
【分类号】:F224;F832.6;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2 路江涌;;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效率的影响和渠道[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3 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年12期
4 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军;;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温志辉;;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章家清;殷璇;;FDI对东部地区饮料行业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东部地区4省1市的区域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4 杨秀玉;;我国电信行业经济效率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赵发谦;左柏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6期
6 杨阳;姚利民;;技术差距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门槛回归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7 印中华;田明华;;外商直接投资对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赵瑾璐;潘志恒;;国际技术转移与我国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夏恩君;严薇;刘宁;;我国区域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基于中国29个省市1990—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秉镰;余泳泽;;“技术势能”假说与FDI技术外溢分解——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刘正良;刘厚俊;;人力资本门槛与 FDI 效应吸收——中国地区数据的实证检验[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梅洪常;邓雪芬;;FDI与自主创新:基于重庆地区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丰龙;;制度因素与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转型国家的经验研究[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永涛;;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兼论政府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导向[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韩燕;曾令波;;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性——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9 张洁;王建华;朱爱勇;;房地产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门槛效应的存在及其检验[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10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4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嫦芳;FDI变动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陈西;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开;论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淼;FDI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效应、溢出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姜承武;FDI、金融发展对我国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2 刘小玄;竞争市场上的国有企业行为——关于微利企业的案例研究报告[J];管理世界;1998年01期
3 钱颖一;激励与约束[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05期
4 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5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6 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7 袁诚,陆挺;外商直接投资与管理知识溢出效应:来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8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9 赖明勇,包群,彭水军,张新;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10 薛求知;罗来军;;技术引入和技术学习——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技术空间博弈[J];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继勇;郝群花;;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非均衡增长研究——基于行业数据的面板分析[J];经济管理;2009年01期
2 何圣东;;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影响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年04期
3 李颜,杨金祥;海南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实证分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陈继勇;雷欣;黄开琢;;知识溢出、自主创新能力与外商直接投资[J];管理世界;2010年07期
5 王青娟,詹斌;论东西部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S1期
6 杨玉秀;杨安宁;;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的双向效应[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7 王丹;陈芳芳;;知识溢出的途径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8 王一;;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根植性的影响分析[J];理论观察;2010年02期
9 张国亭;;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途径与平衡机制研究[J];理论学刊;2010年08期
10 盛垒;;西方空间知识溢出研究进展探析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琼;王芳;李朝晖;刘平方;谢建江;艾尼瓦尔;;新中国60年新疆科技期刊回顾与展望[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农;郑凯;李铁民;高原;王援;;初探气象科技与气象经济的关系——黑龙江飞机人工增雨科技服务效果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经济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马晓雯;;科技进步与小康社会——科技进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张海;何宝;张志杰;;依靠科技进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彭杰;;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的评价[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亢秀芳;;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为临汾市可持续发展服务[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富志侠;;加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推动行业科技进步[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袁哲宁;夏来保;田东奎;;当代科技伦理道德问题浅谈与思考[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兰春杰;;科技进步与贵州省水电开发[A];纪念贵州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选集[C];2005年
10 唐厚传;;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楠 实习生 王蓉;经济增长快 半数靠科技[N];宝鸡日报;2006年
2 万里;哈密市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N];哈密报(汉);2006年
3 通讯员 侯福战 王世友 李云祥;任城以科技夯实产业经济龙骨[N];济宁日报;2006年
4 查锡雄;我市积极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市)区[N];南通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杨文兴;增强科技意识共建创新型汕头[N];汕头日报;2006年
6 记者 李广涛 冯建长 实习记者 翟永平;中金黄金努力打造“科技中金”[N];中国黄金报;2006年
7 葛铸聪邋孙海冰 陈景春 邓廷辉;我市连续三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N];东营日报;2008年
8 冯海波邋通讯员 梁劲梅;阳江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N];广东科技报;2008年
9 王丑龙 刘秀丽 曹克顺;太重靠科技进步产值成功跃百亿[N];大众科技报;2009年
10 本报通讯员 王传振 王新怀;科技进步为奎屯经济腾飞添翼[N];伊犁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艳艳;面向企业的大学知识溢出机制与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丽;标准知识溢出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董立彬;科技进步视角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守宝;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陈德安;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张凤武;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及其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8 孟祥云;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孙兆刚;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与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付野;科技进步与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奇平;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刘建峰;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3 李翠;科技进步对上海市经济增长作用的测算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4 郑海兵;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红云;电力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模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6 张桂华;科技进步与我国执政党的先进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郑良友;科技进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岩芬;科技进步对武汉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周桂平;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赵磊;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整合[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39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23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