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关注与IPO异象——来自网络搜索量的经验证据
[Abstract]:Based on the search volume data provided by Google trend,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direct measure of investor's concern. On this basis, using the theory of investor's concern in behavioral financ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the three anomalies in IPO market. Compared with other common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amount of IPO stock network search has a better explanatory and predictive power to the degree of market hot sales, the first-day excess return and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It can explain 23% of the first day's excess return and 10% of the long-term cumulative y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vestor concer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asset prices, and the reform of the new issue system in 2009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reducing the first-day excess return.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224;F832.51;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韩立岩;伍燕然;;投资者情绪与IPOs之谜——抑价或者溢价[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2 邵新建;巫和懋;;中国IPO中的机构投资者配售、锁定制度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3 夏新平,汪宜霞;再次发行信号模型的实证研究[J];决策借鉴;2002年06期
4 刘力,李文德;中国股票市场股票首次发行长期绩效研究[J];经济科学;2001年06期
5 王美今,张松;中国新股弱势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6 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7 江洪波;;基于非有效市场的A股IPO价格行为分析[J];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8 田利辉;;金融管制、投资风险和新股发行的超额抑价[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小洋;;IPO中的价格管制及其后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郭威;张珍;成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高抑价的原因探讨[J];北方经济;2007年10期
3 王一茸;刘善存;;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牛熊市对比及中美比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宋扬;中国A股市场发行抑价问题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5 王珍;;基于IPO长期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A股的证据[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6 朱南,卓贤;对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7 杨丹;新股长期价格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壳资源价值的假说和证据[J];财经科学;2004年05期
8 曹凤岐;董秀良;;我国IPO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9 刘莉亚;丁剑平;陈振瑜;相恒宁;;投资者情绪对资本市场稳定性的实证研究——来自截面效应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3期
10 刘中学,林福永;中小企业板新股初始收益率的因素贡献度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利辉;;金融管制、投资风险和新股发行的超额抑价[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阳亚玲;;新股发行制度的均衡与变迁路径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4 姚海鑫;;我国上市公司IPO定价及其影响因素的一个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林茂;杨丹;;新股长期表现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基于我国IPO样本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6 杨帆;;A股市场IPO抑价新视角——基于智力资本的信息披露的解释[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磊彬;;中国企业IPO到底给投资者带来什么?——长期市场反应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贺炎林;张浩森;马锐敏;;IPO抑价和市场化程度—基于中国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梁彤缨;许悦;陈修德;;高管团队管理能力与IPO抑价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小企业板的经验数据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顾乃康;陈辉;;增发、配股费用影响因素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媛;中国股市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程彦敏;中国公司交叉上市IPO及其后价格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3 李冬昕;市场参与者意见分歧与公司融资决策[D];南京大学;2011年
4 仲锐敏;中国风险投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郭朋;市场情绪、技术分析和投资者行为模式[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兴伟;中国创业板公司IPO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陶桂平;Knight不确定环境下分布差异度量与稳健决策数量经济学[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郭敏欣;我国A股市场新股抑价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杨华;沪深A股市场异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王鸿;中国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赛;我国IPO定价效率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舟佳;IPO询价制度改革效果的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邈;创投持股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萍;VC/PE-BACKED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于明业;2009年制度改革前后中小板IPO公司价格行为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郭威;基于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剑敏;我国创业板IPO定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苏;询价制度改革对IPO抑价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谭兴河;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刘圣昌;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凤岐;董秀良;;我国IPO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2 李蕴玮,宋军,吴冲锋;考虑市值权重的IPO长期业绩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3 刘晓峰;李梅;;IPO询价制在中美实施效果的比较及博弈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2期
4 夏新平,汪宜霞;再次发行信号模型的实证研究[J];决策借鉴;2002年06期
5 杜莘,梁洪昀,宋逢明;中国A股市场初始回报率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6 刘力,李文德;中国股票市场股票首次发行长期绩效研究[J];经济科学;2001年06期
7 梁洪昀;新股持股锁定期到期前后的股价与成交量[J];经济科学;2002年04期
8 刘力;行为金融理论对效率市场假说的挑战[J];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9 张人骥,朱海平,王怀芳,韩星;上海股票市场新股发行价格过程分析[J];经济科学;1999年04期
10 张峥;刘力;;换手率与股票收益:流动性溢价还是投机性泡沫?[J];经济学(季刊);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益荣,刘士杰;我国股票IPOs热销市场的实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汪宜霞,夏新平,唐康德;新股发行市场理性与非理性时序波动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08期
3 何树红;毛娟芳;乐晓梅;;IPO发售机制对定价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志文;修世宇;;中国资本市场新股IPO折价程度及原因探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6年02期
5 孙君敏;邓斌;;新股发行的热销市场现象分析——中国股市的一个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3期
6 汪宜霞;夏新平;;噪声交易者与IPO溢价[J];管理科学;2007年03期
7 汪宜霞;夏新平;;IPO首日超额收益:基于抑价和溢价的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宜霞;基于抑价和溢价的中国IPO首日超额收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屠嘉;社会责任与公司股票市场表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刘岩;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热销市场现象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甘勇生;基于时间序列的A股“热销市场”现象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詹雯雯;投资者情绪对我国IPO首日超额收益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宋雁翔;承销商对IPO首日超额收益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路;中国IPO首日超额收益理论与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纯亮;询价制下我国IPOs首日超额收益的行为金融解释[D];重庆大学;2008年
8 程梦群;投资者情绪与IPO溢价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42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24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