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汇率形成机制的一种新方法:以人民币汇率为例
[Abstract]:Based on the method of estimating a basket of nominal anchor currenc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MP) variable of exchange rate market pressure to extend the traditional model, and then uses a new method to investigate a country's exchange rate policy and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 in an all-round wa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MB exchange rate,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appreciation pressure of RMB exchange rate is mainly the increas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and the exchange rate itself and interest rate are also important ways to adjust the market pressure of exchange rate in China. In a basket of nominal anchor currencies referred to in the RMB exchange rate, the status of the euro has bee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ynamic trend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and the flexibility and relative flexibility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 has in fact adopted the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 pegged to the US dollar, and the RMB has maintained the basic stability with the US dollar exchange rat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amous "corner point hypothesis".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09JYJR059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晓;丁一兵;;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其对区域货币合作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3期
2 李婧;解析人民币钉住美元制[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J];东北亚论坛;2009年05期
2 牛磊;;后金融危机下的区域货币合作[J];东南亚纵横;2010年02期
3 杨仁美;王靖;;基于GARCH模型族的人民币基准汇率波动率的实证分析[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9年09期
4 张向军;;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前景:欧元的经验和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5 李婧;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向及退出战略[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6 刘力臻,谢朝阳;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7 王倩;;东亚经济体汇率的锚货币及汇率制度弹性检验——基于新外部货币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8 刘兴华;;结售汇制的选择:基于货币冲击效应的理论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邓超;;汇率制度转型的国际趋势与中国的选择[J];江汉论坛;2006年03期
10 万志宏;杜勇宏;王健;;亚洲区域汇率的短期变动——对亚洲货币单位(AMU)月度指标的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凯龙;基于历史视角的(货币)经济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2 姚晓东;基于国际货币合作视角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徐扬;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付琼;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阳;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樊世杰;论国内需求与汇率制度安排[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李军睿;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戴伟利;货币国际化视角下的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桂贤;人民币汇率制度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薛宏立;金融市场动态开放中的利率—汇率联动[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蒙;东亚货币合作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崔俊峰;从篮子货币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D];东华大学;2007年
3 李海明;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徐菲;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总趋势下的中国地区战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骆金龙;人民币汇率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6 李衍;东亚货币合作中人民币与日元的潜在合作与竞争[D];吉林大学;2010年
7 周学智;中国在东亚经济波动中的稳定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滨;粤港金融合作的基础条件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9 张宏霞;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蔡玉洁;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和中国的现实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剑平;杨飞;;人民币汇率参照货币篮子与东亚货币联动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7期
2 邢毓静;呈现稳步增势——对中国资本外逃测算的比较与评论[J];国际贸易;2000年12期
3 胡祖六,郎平;人民币:重归有管理的浮动[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2期
4 罗纳德·麦金农;以汇率协调克服东亚货币危机[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6期
5 郭建泉;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和我国的选择[J];管理世界;2001年03期
6 谢平;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00年01期
7 易纲;汇率制度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0年09期
8 刘光灿,蔡学军;几种形式外资流入对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J];金融研究;1997年11期
9 张志超;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2002年01期
10 李晓,李俊久,丁一兵;论人民币的亚洲化[J];世界经济;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康霖,冯用富;改革我国汇率机制 稳定人民币汇率[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王晟;论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路径[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3 涂永红;戴稳胜;;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与国际收支变化无关[J];成人高教学刊;2010年04期
4 钱宗起;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问题的探讨[J];国际经贸探索;1997年03期
5 李功豪,邱东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6 胡坚;近期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的重点及其影响[J];南方金融;2005年08期
7 胡梅;陈小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相关问题分析[J];知识经济;2010年05期
8 魏雪飞;王炳文;;国际资本流动与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年09期
9 邓先宏;;“中国外汇市场发展国际研讨会”总结[J];中国货币市场;2004年01期
10 张纪康;;渐进、优化地发展中国开放性外汇市场[J];中国货币市场;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宇;;波兰退出:渐进的经典——从“钉住汇率制度”退出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一)[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王宇;;从“钉住汇率制度”退出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王宇;;智利退出:平稳的转变——从“钉住汇率制度”退出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二)[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王宇;;巴西退出:一个政策不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从“钉住汇率制度”退出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八)[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王宇;;台湾退出:市场逐步替代政府——从“钉住汇率制度”退出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六)[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王宇;;泰国退出:宏观政策的失误——从“钉住汇率制度”退出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四)[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7 王宇;;阿根廷退出:曲折的变革——从“钉住汇率制度”退出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九)[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王宇;;墨西哥退出:钉住制度与比索危机——从“钉住汇率制度”退出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十)[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9 武琦;;《资本论》中的金融危机理论对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意义[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卢新德;王长义;李晓鹏;刘晶晶;;人民币升值对山东省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对策[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 吴志峰;市场与政策合力 人民币渐现两种趋势[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花馨;2010:人民币新关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3 田俊荣;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N];人民日报;2004年
4 徐惠喜;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N];上海金融报;2003年
5 记者 田俊荣;央行负责人表示应动态分析看待汇改对企业的影响[N];人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王信川;央行详解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受到关注[N];经济日报;2010年
7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殷剑峰;加快金融体系改革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N];中国经营报;2004年
8 李倩;发展外币买卖业务 完善汇率形成机制[N];金融时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任晓;李稻葵:汇改总体利大于弊[N];中国证券报;2010年
10 本报评论员 商灏;从强硬到柔软,人民币的国际化身段[N];华夏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冯俊;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D];复旦大学;2005年
2 胡磊;钉住汇率制度的“退出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江日初;内生性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孙丽;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肖曼君;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戴伟利;货币国际化视角下的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桂贤;人民币汇率制度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曼;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影响[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宋玮;论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D];吉林大学;2011年
3 丛璐;人民币汇率与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4 唐乙超;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再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曙东;通货膨胀目标制与汇率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罗浩;论外汇市场中的做市商行为[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白雪;人民币汇率与中美关系[D];复旦大学;2009年
8 袁利勇;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6年
9 郭华;东亚货币合作中主要货币竞争力比较[D];河南大学;2007年
10 余从柏;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微观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94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29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