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创业投资作用机制分析
[Abstract]:Venture capital has been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microeconomics into the framework of venture capital analysis. The impact of venture capital on innovation is mainly realiz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influencing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dustries, and through the long-term tracking and financial support of growing enterprises. Help enterprises out of the financial dilemma, and gradually grow into a new enterprise or industrial sector, and venture capital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enterprises to obtain a higher return on capital. The impact of venture capital on innovation is omnidirectional. Venture capital is closely related to every period of enterprise growth. It is not only realized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capital, but also through management, market, Environment and other channel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 in a country or region. Therefore, optimizing the environment of venture capital is actually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F83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吕炜;论风险投资机制的技术创新原理[J];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昌民,杨秋林;基于人力资本不确定性的风险投资契约设计[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2 蒋卫平,何多虹;风险资本市场的治理结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3 蒋卫平;美国风险资本市场财务治理结构研究及启示——限制性财务合同在财务治理中的运用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4 蒋卫平;;人力资本财务激励与约束创新研究——基于美国风险投资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5 陈昆玉,曾丽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何予平;;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C-D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7 寻格辉;创业投资基金组织模式的一种经济学解释[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1期
8 杨其静;财富、企业家才能与最优融资契约安排[J];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9 刘鹤扬;;私人股权投资在中国的现状、问题和选择[J];开放导报;2006年06期
10 赵文红;陈丽;;基于社会网络的创业机会、动机与创业精神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德武;马永强;;决策能力、风险偏好与风险资本[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铭;微观经济干预:理论基础与制度边界[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蕊;网络经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3 王宏峰;高技术产业融资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刘友金;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马永强;高技术企业融资:合约的选择与再安排[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欧阳昌民;中国风险投资契约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熊国兵;银行业危机——从金融泡沫视角的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8 李伟;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安红军;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郭建鸾;创业投资基金委托代理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磊;我国创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吴文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中结构效应和要素作用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蓓;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邵晴;民间资本和高科技风险投资结合的理论与案例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5 何正全;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6 汪冠群;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7 杨正兵;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路蕾;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组织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丁晓君;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李永波;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D];四川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明荣;;以创新推动宁波港转型发展[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0年05期
2 ;上海“十二五”发展主线与目标探讨[J];科学发展;2011年01期
3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上海:迈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新里程[J];航空港;2011年06期
4 蔡达峰;;深刻理解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意义[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张旭东;杨金志;;习近平寄语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J];上海人大月刊;2011年04期
6 葛中雄;陈余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成功实践——上海港外高桥六期码头开港投产[J];港口科技;2010年12期
7 ;十二五规划热词点击[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1期
8 林茂新;;在创新中探索邮储银行转型发展之路[J];中国邮政;2011年01期
9 孙晓芳;景普秋;陈茜茜;;资源依赖区域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山西省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为例[J];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10 王超;;把握“低碳经济”脉搏 加速煤炭产业转型[J];生产力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波;翁林敏;;新时代、新产业、新城市——无锡城乡规划的新一轮转型发展与太湖新城的规划建设[A];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邹健;龙花楼;;中国乡村转型发展评价初探[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3 张卫东;刘兴远;郁明华;李宝会;宣严;;向创新驱动阶段跃迁:挑战与抉择——加快推进江苏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探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4 王军;张伟;;广域 转型 重构 指引 发达地区中心镇的转型发展与规划探讨[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永岳;;以“四个率先”指导,促进上海房地产业的转型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6 郭海荣;郭文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以晋中南部城镇组群为例[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7 杨晓琴;;山西转型发展之我见[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韦伟;;邓小平转型发展理论研究[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9 陈国方;熊惠平;;基于“微笑曲线”的绿色商业体系构建[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缪毅容;上海“十二五”: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N];解放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力源;共同促进 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N];文汇报;2011年
3 记者 刘伟 通讯员 顾杭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余小平 宋桔丽;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国家级高新区[N];杭州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田晓玲;创新驱动推进上海“十二五”转型发展[N];文汇报;2010年
5 缪晓琴 本报记者 张朝登 闵琦 邱爱荃;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春妮;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记者 戴丽昕;为创新驱动护航 为转型发展助力[N];上海科技报;2011年
8 ;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N];文汇报;2011年
9 特派记者 钱蓓;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N];文汇报;2011年
10 蔡达峰(民进);深刻理解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意义[N];联合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王玉丰;常规突破与转型跃迁[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杜健;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FDI溢出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张爽;知识创新驱动的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李景峰;企业知识运动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7 陆美娟;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王永龙;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蔡云辉;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曹静晖;论中国转型发展中行政指导的危机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智;资源依赖型区域转型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祁丽红;资源依赖型区域转型发展中保障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毅恒;资源依赖型地区转型发展的银行信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钱鼎炜;“城中村”转型发展研究——兼谈对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启示[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5 吴丽;湖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欣;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考[D];吉林大学;2009年
7 赵建平;河北省中师转型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玺;中国产业竞争优势演进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9 方晓雯;我国保税区转型发展的目标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宇香;中国城市开发区向综合性新城(区)转型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41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34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