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证券价格形成的交易过程:分析与展望
[Abstract]:The stock price fluctuates continuously around its intrinsic value, and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flow, market rumors, or trading behavior may cause the securities price to deviate from or approach its real value.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on the intrinsic value measurement of securities, the forming process of securities price, and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market microstructur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072089及7077201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451027501004606) 广东省软科学资助
【分类号】:F83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平,曾勇,唐小我;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综述[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2 陈国进;张贻军;王景;;再售期权、通胀幻觉与中国股市泡沫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3 陈信元,陈冬华,朱红军;净资产、剩余收益与市场定价: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J];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4 徐浩峰;;信息与价值发现过程——基于散户微结构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5 姜国华;;基于会计信息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分析及展望[J];会计研究;2005年11期
6 徐浩峰;王正位;;盈余持续性特征与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经济影响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志煜;韩松岩;田金信;;剩余收益模型与传统DCF模型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12期
2 朱群峰;成博;;改进的F-O模型与股票泡沫研究[J];财经界;2010年04期
3 黄秀海;李爱喜;;基于局部多项式核估计的股市泡沫测度[J];财经论丛;2010年03期
4 苏平贵;金雯;;股票价格与公司盈利的随机关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5 边泓;曲兴华;;会计信息在投资决策中长期锚定效应研究——对计量观实证方法的改进[J];财经研究;2009年11期
6 袁建国;钟亮;刘小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传递:现状、原因与对策[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1期
7 秦秀芬;;会计信息质量与市场定价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6期
8 欧阳励励;;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关系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7期
9 欧阳励励;;剩余收益模型在我国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1期
10 钭志斌;;剩余收益(EBO)模型在股票估值中不确定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华;;财务指标分析的投资决策有用性——基于奥尔森模型的实证研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于亦铭;于梦;;与“会计准则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吗”一文商榷[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高才;蒋义宏;;会计信息的治理有用性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邬展霞;王周伟;;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情绪、股票内在价值与IPO定价[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寿喜;齐兴利;;无形资产计量与股票定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姜国华;李远鹏;牛建军;;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盈余汇报差异及经济后果研究[A];会计准则发展——第六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战篪;;A股与H股价差:基于估值理念差异的解释与证据[A];估值:前沿与挑战——第七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边泓;周晓苏;;启发式认知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A];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沈悦;聂谦;;基于F&O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偏离价值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王艳艳;于李胜;;盈余品质与权益资本成本[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学胜;A、H股市场信息传递及交叉上市股票价格发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伟红;中外会计管制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宋晓梅;基于公司控制权考虑的资本结构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刘建和;中国股市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金桩;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谭军;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曹媛媛;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赵林茂;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IPO)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李寿喜;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靖策;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胡健;海外创业板估值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胡建波;剩余收益模型的改进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妍伶;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谈紫兰;IPO盈利预测信息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余婉浈;合并准则实施对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赵静;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骆小璐;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黄孟辉;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持续期的分形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石鹏鹏;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路,陈伟忠;市场微观结构及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9期
2 张艳;;我国证券市场泡沫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3 汤海鹏,金海浩;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证券市场分析[J];广西工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吴冲锋,王承炜,吴文锋;交易量和交易量驱动的股价动力学分析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5 车宏生,杨六琴,朱敏,王小华;股市个人投资者的潜在类型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6 庄新田,黄小原;证券市场流动性与交易者群体变动的混沌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7 陆璇,陈小悦,张岭松,刘慧霞;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基本信息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J];经济科学;2001年06期
8 杨之曙;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及其应用[J];经济学动态;1999年07期
9 张峥;刘力;;换手率与股票收益:流动性溢价还是投机性泡沫?[J];经济学(季刊);2006年02期
10 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清海;;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解决对策[J];绿色财会;2011年08期
2 郭英杰;;论机构投资者的社会责任[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3 赵岩;;改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政策建议[J];华章;2011年18期
4 欧阳励励;;分析师跟进决策的影响因素[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5 王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6期
6 孙浩;;会计、治理和危机[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7 张雪;陈花兰;;浅析现行环境下的财务报告问题[J];新会计;2011年07期
8 曹建新;龚练;;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派现相关性研究[J];商业会计;2011年26期
9 栾月红;;浅议会计舞弊成因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10 杨顶;;我国推出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问题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恩·R.兰兹曼;刘强安;;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相关且可靠吗?——来自资本市场研究的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2 于李胜;王艳艳;杨丽彬;;投资者特征与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现象(PEAD)[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3 杨海燕;孙健;;监督或无为: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代理成本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尹哲;;积极股东主义、控制权安排与中小企业成长性——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金莲花;张志花;;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来自沪市A股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于潇;;美日公司治理模式差异形成的历史根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7 姚颐;刘志远;;机构投资者可以成为大股东的制衡力量吗?[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王雪荣;董威;;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新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谢灵;;我国财务会计目标探析[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赵鹰;;论保险资金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特点和作用——兼论促进我国保险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对策建议[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张媛源;机构投资者队伍仍偏小[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2 记者 李芳 李思颖;机构投资者应成资本市场主力[N];南京日报;2011年
3 辛文;适时稳步建仓 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N];中国保险报;2005年
4 赵晓辉邋何广怀;尚福林:五招推动机构投资者又好又快发展[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与市场有效性及稳定性研究[N];证券日报;2005年
6 ;机构投资者发展与市场有效性及稳定性研究[N];上海证券报;2005年
7 余U
本文编号:2365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36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