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1979—2009:三十年中国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12-14 04:10
【摘要】:1979—2009年间,中国的银行体系进行了渐进式改革,这一改革过程导致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方式逐渐由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型。1997—1992年间,中国人民银行由单一的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转型,并对信贷管理体制进行了两次重要改革,开始采取直接控制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方式控制货币供给,但货币政策实施并不得心应手。1993—2009年,中央银行体制日趋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施现代意义的货币政策,逐渐以间接调控为主,但并未完全放弃直接控制的手段,货币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时较之应对通货紧缩更为有效。
[Abstract]:From 1979 to 2009, China's banking system underwent gradual reform, which led to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The mode of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gradually changed from direct control to indirect control.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s transformed from a single national bank to a central bank, and has carried out two important reforms in the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It has begun to control the money supply by combining direct control with indirect control. From 1993 to 2009, the central bank system became more and more perfect, and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began to implement monetary policy in the modern sense, gradually focusing mainly on indirec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but did not completely give up the means of direct control. Monetary policy is more effective in dealing with inflation than in dealing with deflation.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北京农村商业银行;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号:09YJA79004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三期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03期

2 林毅夫;李志峗;;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3 孙华妤;;传统钉住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1998~2005[J];世界经济;2007年01期

4 范从来;朱恩涛;;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货币政策视角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5 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J];金融研究;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明勋;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李成;中国金融周期的基本特征与分析结论[J];金融论坛;2005年01期

3 段军山,赵明勋;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分析[J];当代财经;2005年10期

4 曹勇;;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资本账户开放的经验与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曾令华;李红光;;现阶段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产出的相互关系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江春;;超额货币与人民币汇率[J];经济科学;2006年01期

7 李从政;我国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历程和目标模式[J];经济师;2002年02期

8 王建华;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师;2005年04期

9 陈丽华;;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实践考察与现实思考[J];经济师;2006年07期

10 陈骏;;从利率传导途径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涤非;中国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曹鸿涛;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王运成;中国渐进式金融自由化与国有银行风险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陈全功;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郑平;货币增长中的汇率传递问题[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李昱;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货币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7 郭建伟;最后贷款人[D];复旦大学;2006年

8 袁锦;中国间接融资体系配置失灵的机制与效应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9 肖刚;基于科层治理理论的国有银行治理改革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孙丽;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野;转轨时期我国银行监管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2 邢莹莹;中国银行体制变迁下的通货紧缩[D];西北大学;2001年

3 杜德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许晨光;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5 刘卫东;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D];湖南大学;2005年

6 唐志祥;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7 吴克保;利率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徐鹭鹭;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与应用的再思考[D];浙江大学;2006年

9 黄丹;中国货币政策效果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吴艳青;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秋根;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成本、经济后果分析——兼评冲销干预的可持续性[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2 孙华妤;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障碍和对策探讨[J];金融论坛;2004年09期

3 范从来,廖晓萍;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财经;2003年07期

4 孙华妤;“不可能三角”不能作为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依据[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8期

5 谢平,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3期

6 张斌,何帆;如何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方案和时机[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2期

7 武剑;;货币冲销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8 程建胜;“九五”时期中国货币政策述评[J];海南金融;2002年02期

9 范从来;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10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豪;吴智勇;;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金融;2010年01期

2 王东;;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J];西部论丛;2010年01期

3 武力宁;;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变革思考[J];青海金融;2010年01期

4 何海峰;;2010: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中国货币政策[J];银行家;2010年02期

5 潘正彦;;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了吗[J];财会研究;2010年03期

6 谭小芬;;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的影响[J];中国金融;2010年04期

7 叶檀;;央行货币政策该收紧了[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03期

8 ;一月热点评说[J];经济;2010年03期

9 潘正彦;;次贷危机后中美货币政策力度比较[J];国际贸易;2010年03期

10 赵庆明;;货币政策仍将适度宽松但会偏紧[J];西部论丛;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明;张欣;;关于金融支持安康区域绿色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第三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获奖名单[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曹永琴;李泽祥;;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形成机理研究——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4 薛鹤翔;许志伟;罗大庆;;投资流动性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能稳定经济吗?[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龙思政;;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小民营企业的需求特点与政府的政策选择——以广西为例[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7 杜亚涛;;农村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8 石磊;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9 王晓丹;康凯;;试论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10 范从来;;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重新定位[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臻;研究机构:中国外贸恐难保高增速[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河北省霸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杨峰;稳健货币政策下农信社发展之路[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3 戴臻;研究机构:中国外贸恐难保高增速[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河北省霸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杨峰;稳健货币政策下农信社发展之路[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任晓;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N];中国证券报;2011年

6 邵宇;从危机后到后危机:2011年十大宏观预测[N];证券时报;2011年

7 记者 王宇 王培伟;央行: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更突出位置[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国开证券 崔智生 刘振聚;转型与复苏成为市场主线[N];中国证券报;2011年

9 记者 肖妍茹;2011年:人民币波幅更大、升值更快?[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王信川;更加注重货币总量的预期引导作用[N];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安全;中国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世杰;基于机制转移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性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江日初;内生性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李海海;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昱;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货币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杨新松;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侯超惠;论中国的货币政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于辉;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甘春开;中国经济转轨中的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汪晓宇;内生货币、三角困境与中国货币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士伟;汇率波动的传导机制与中国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万里;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赵健;中国货币政策对房价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4 孙明明;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潘文皓;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喻多娇;中国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胡黠;中国货币政策的收入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杨怀保;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张娟;贫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7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377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2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