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国外汇储备来源与来源质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01 13:21
【摘要】:我国1994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外汇储备随之大幅增长,到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数量最多的国家,此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增长一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宏观调控增加了难度。但即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一旦对外出口下降,国家政策又急于采取措施扭转这一局面。根据萨缪尔森的国际收支阶段理论,一国进入成熟的债权国阶段时,并不过份担心贸易逆差,正如萨缪尔森所说,贸易逆差对一个国家可能是好事,因为逆差国公民由于能够进口更便宜的商品而生活得更好。为什么我国在积累了如此多的外汇储备之后仍无法进入成熟的债权国阶段“享受”贸易逆差带来的福利,究其原因是我国外汇储备来源不稳定,来源质量不高,外汇储备来源质量高低决定政府对外汇储备存量调节和宏观调控的自主性程度。本文提出优化外汇储备来源质量的建议,为增强政府对外汇储备存量调节和宏观调控的自主性提供借鉴。 本文在结合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与规范研究相结合,以研究外汇储备来源的国际收支相关理论中的萨缪尔森国际收支阶段理论为基础,以探究外汇储备来源和来源质量为主线,具体采用对比分析、因素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外汇储备来源及来源质量,并探究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来源质量的因素,提出优化外汇储备来源质量的建议。本文大体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本文对外汇储备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发现现有文献中研究外汇储备规模的多,研究外汇储备来源的少,研究外汇储备来源质量的更少,对外汇储备来源质量的研究零星出现于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管理的研究中,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次,对于我国外汇储备来源,主要是结合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与萨缪尔森所说的国际收支各阶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国际收支各阶段与其他国家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一致的地方是共性规律在起作用,不同之处与我国对外经济交易模式有关。我国外汇储备来源于国际收支“双顺差”,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但由于“双顺差”过度依赖外商投资,所以我国外汇储备来源并不稳定。 再次,分析我国外汇储备来源质量。所谓外汇储备来源质量是指获得外汇储备的难易程度和获得外汇储备成本的高低。由于获得外汇储备的难易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些因素难以量化分析,所以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对获得外汇储备成本的高低则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成本收益法。结论是,由于我国发展相对落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话语权和产品定价权,我国在对外经济交易中付出的成本高、收益低,因此外汇储备来源质量不高。 最后,提出优化外汇储备来源质量的对策。萨缪尔森所描述的国家之所以能够“享受”对外贸易逆差,是因为先发展起来的这些国家有条件在国际范围内配置资源,先行掌控了局势。后发展起来的国家要想打破已有的局面势必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努力过程中,既需要通过市场的奖惩机制对企业进行优胜劣汰,也需要政府制定适当的规则,通过改变企业的成本对其加以引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巴劲松;当前中国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波动趋势[J];华南金融研究;2000年01期

2 周八骏;“七五”期间全球国际清偿手段供应的前景与我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文汇;1986年02期

3 曾佳;;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影响以及管理对策[J];现代商业;2009年33期

4 许莲凤;;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几点思考[J];南平师专学报;2007年04期

5 徐蔚;;我国外汇储备激增与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王国林;我国外汇储备适度状况定量分析[J];亚太经济;2001年05期

7 雷艳丽;;浅议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与管理[J];知识经济;2009年16期

8 徐蔚;;流动性过剩与我国国际收支政策研究[J];理论学刊;2007年09期

9 金瑛;;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2期

10 李小钢;对一千亿储备和一千亿外债的思考[J];学术季刊;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明华;周爱民;;我国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影子汇率[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汉鹏;罗浩;;汇率波动与国际旅游发展关系研究——以日本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吴丽华;;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分析和测算[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李玫;张晓鸣;;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静;陈建明;杜海涛;;基于货币分析理论的外汇储备动态调整模型及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发行外汇票据及其支撑的债券,化解当前经济困局——兼论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地方政府资产的意义和可行性[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7 金洪飞;姚祯怡;;层次分析法在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王时芬;;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与外贸顺差、经济增长、外汇储备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9 喻海燕;;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历史、特点与有效性评价[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吴立振;张继华;;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及投资策略研究[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以升;外汇储备运营不能无偿划拨[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记者 乐绍延;外汇储备同样巨大,看日本如何避险增值[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李柯勇;外汇储备大增意味着什么[N];金融时报;2003年

4 李柯勇;2800亿外汇储备意味深长[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5 记者 李丹丹;巨额外储考验中国“财”能 拓宽流出渠道或成疏导上策[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朱晓丹;优化结构: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出路[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王宇邋姜锐;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9万亿美元[N];中国信息报;2008年

8 陈建萍;是宝贵财富还是“烫手山芋”[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长江商学院金融系主任 曹辉宁;如何应对美债评级危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杨笛;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N];湖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冬雨;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理论与实证[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纯安;中国外汇储备来源与来源质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戴序;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晓钧;后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晨;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李劲松;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沈姗姗;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何巍;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奉先;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影响与数量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贺金凌;外汇储备的最优控制理论与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晓倩;加入WTO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影响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2 苏e,

本文编号:2397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397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b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