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微观机理与政策测度:国外文献评述
[Abstract]:Through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rural informal finance in foreign literature, this paper finds that rural informal finance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exogenous transaction costs of farmers' loans, but also reduce the institutional endogenous transaction costs. Various internal mechanisms of spontaneous formation of rural informal finance have higher institutional efficiency, rural informal finance can coexist with rural formal finance, the community network with family as node is the foundation of priv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rural informal finance.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farmers' loan difficulties, the role of various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s launched by the governmen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very limited. Therefore, if the government wants to intervene in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effectively, it must consider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role of rural informal finance. However, there is no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informal finance and formal finance, and there are few literatures to measure the economic growth effect of rural informal finance.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studies are scattered and have not yet formed a consistent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direc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作者单位】: 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35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锐,李宁辉;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福利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贤光;;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7期
2 张强;章澜;;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法律与经济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3 樊瑞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成因及其演化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4 刘晓萍;;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适用性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5 邓杏叶;;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状况及改革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2期
6 陈隆建;吴照云;;权利、制度与组织视角下村镇银行的产生与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7 刘恩云;;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8 ;观点摘要[J];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13期
9 谷小菁;;贫困性农户金融供给:市场失灵与政府责任[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张文涛;;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丙能;王科;周德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基于农户资金需求和借贷角度的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郭梅亮;徐璋勇;;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一个比较的视角——兼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解释[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黄竞仪;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急需“阳光化”[N];北京商报;2009年
2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甘勇;打造现代农村金融体系[N];湖南日报;2009年
3 秋林;村镇银行:农村金融的绿洲[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张晓萍;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N];金融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岩;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邵传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西北大学;2011年
3 胡士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魏晶雪;农村金融制度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郑钟净;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化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延军;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姜艳丽;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化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戴思源;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红翠;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唐书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8 卢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非正规金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余赛;农村非正规金融成因、变迁与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周苑春;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0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41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