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融资租赁缓解信贷配给功能研究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9-01-17 17:24
【摘要】:基于信息经济学对信贷配给问题的分析,重点考虑项目失败时融资回收率对信贷配给的影响,比较论证传统信贷与融资租赁模式的差异,得出融资租赁模式下的资金供求差额显著小于传统信贷模式下的资金供求差额,证明融资租赁能够有效缓解信贷配给问题,说明合理的信息重新分配带来整体效益提高。与国际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融资租赁规模尚小,融资租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解决政策制度方面的瓶颈。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credit rationing in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the recovery rate of financing on the credit rationing when the project fails, and compares and demonstrat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redit and the financing lease mod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capital under the mode of financial lease i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under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redit, which proves that the financing lease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credit rationing, and that reasonable re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brings the overall benefit.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scale of financial leasing in China is still small, and the role of financial leasing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o solve the bottleneck of policy and system.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济系统运行与调控”(J50504)子课题
【分类号】:F83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2 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3 王自力;香槟塔效应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J];金融研究;2004年01期

4 李志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蒋长流;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我国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萧芍芳,王莲;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王峥;银行惜贷的根源:激励与约束的不对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许跃辉;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结构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陈晓昱,周敬华,朱道才;会计信息披露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国有煤矿经理激励机制设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江淮;赵延光;宋雪清;;非国有化、产权多元化与经济绩效——非国有经济内部结构性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4 匿名;;融资制度演化与我国融资模式选择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三(女牙);刘震宇;苏钟人;王红卫;;基于Agent一对一协商的稳定性研究[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邹璇;;不确定条件下区域间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的策略选择[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惠峗;刘阳;;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模型及策略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蕙馨;冯文娜;;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研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瑞霞;白凤领;白江征;;博弈论在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工作中的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开位;企业经营者知识资本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2 朱庆华;面向区域农副产品资源配置的博弈论及相关理论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4 侯云先;幼稚产业保护关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5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1年

6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9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10 杨仲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燕;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流通问题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郭蓓;我国外贸代理制推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3 杨敏利;我国电力电子技术产业化模式选择与战略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4 唐和平;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5 陈瑶;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激励机制[D];暨南大学;2000年

6 阮建中;澳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7 傅晓初;关于企业形象的企业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8 方颖;风险投资退出问题探讨[D];暨南大学;2000年

9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10 陈秋伟;试论加入WTO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及对策[D];暨南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殷孟波,贺国生;银行为什么愿意向大企业贷款[J];经济学家;2003年04期

2 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3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4 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5 李志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6 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7 史晋川,孙福国,严谷军;市场深化中民间金融业的兴起——以浙江路桥城市信用社为例[J];经济研究;1997年12期

8 张捷,王霄;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J];世界经济;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森,李传昭,李奔波;银行惜贷现象的博弈论解释[J];预测;2002年01期

2 叶谦,张子刚;违约风险霍奇曼模型的拓展与信贷配给下的中小企业融资[J];财经论丛;2003年04期

3 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4 彭继红;信贷配给与农户贷款[J];江汉论坛;2005年08期

5 尹志华;;我国的信贷配给及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06期

6 杨松堂,王惠平;现代西方信贷配给理论及对我国金融政策的启迪[J];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68期

7 叶莹莹;信贷配给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及可采取的措施[J];武汉金融;1999年05期

8 于学花,栾谨崇;基于信贷配给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方略[J];企业经济;2005年09期

9 刘艳华;陈登程;;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9年16期

10 杨再斌,匡霞;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行为的内生制度根源分析[J];财贸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静;周宗放;霍学喜;;信贷配给突变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文婷;梁雪春;童玲玲;;信贷配给下农村经济体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伍艳;黄煦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问题[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4 张晶;;地区经济结构差异是我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的根本原因吗?[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5 李雅宁;杨宜;;小额信贷客户福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的案例[A];第四届(2011)《中国金融评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思佳;不良贷款2012年后或将明显增加[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2 农行河北唐山分行 赵卫群 刘耀明;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3 吴明理邋姜春;从威海看农村融资问题[N];金融时报;2007年

4 谢国忠;谢国忠:中国加息在即[N];财经时报;2006年

5 特约撰稿 易宪容;信贷“热源”不除 经济过热难消[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赵江;金融抑制影响中小企业融资[N];金融时报;2005年

7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证券总部 段吉华;下半年难见资金推动型反弹[N];证券时报;2008年

8 中央财经大学“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服务”课题组;转型经济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查报告[N];金融时报;2005年

9 闫峻;探寻民企贷款难的根源及对策[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10 吴冠学;融资约束关系企业投资[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俐;信贷配给:微观基础与货币政策含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甘春开;中国经济转轨中的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文远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章元;非对称信息下的团体贷款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传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6 汤继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胡红星;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的系统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8 田俊丽;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农村金融体系重构[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张杰辉;银行业工程保证担保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张尚学;就业优先的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静;中国民营企业信贷配给难题解析——从公司治理角度的理论探讨[D];苏州大学;2004年

2 程怡;信贷配给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4年

3 张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4 廖岚;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郑良娥;资本市场的信贷配给与经济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6 厉志华;银行业结构对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李传敏;关系型贷款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马海玲;信贷市场缺陷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潘长有;信贷配给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陈琛;论我国经济开放与货币政策调整[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10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410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7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