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危机时代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创新的思考
[Abstract]:No matter how advanced a system is, it is a matter of the moment for a dynamic society. If there is a relatively genuine institutional intention "evergreen undefeated", then it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lthough the classical lender of last resort system has fulfilled its established history,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financial electro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have examined the refinement or clumsiness of the system from the other side. Whether the current retreats bravely or meets difficulties and is new is a major issue that must be weighed in the time of the post-crisis.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危机时代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法律制度完善研究》(11BFX051)
【分类号】:D912.28;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汤凌霄;胥若男;;现代最后贷款人操作规则的创新与发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汤凌霄;;我国经济转型期隐性最后贷款人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12期
3 何锦前;;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法律价值二元论[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贞琼;银行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颜海波;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J];中国金融;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常健;;论中央银行的核心角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分析——兼谈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邹舒然;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霞;从“隐形保险”到存款保险[J];财经研究;1999年06期
2 郑振龙,江孔亮;我国建立最后贷款人制度初探[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7期
3 蒋悟真,李晟;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维度——经济法基石范畴解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陈云良;谨慎干预——经济法的现代新理念[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颜运秋;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及其实现[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钟瑞庆,万玲;交易行为二重性与复合调整模式──也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J];法学;2001年08期
7 刘大洪;论经济法效益[J];法学;1998年07期
8 周厉;;西方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发展与评价[J];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9 韩芳;陈经伟;;金融信用体系与“准公共产品”[J];经济师;2006年04期
10 郭道晖;立法的效益与效率[J];法学研究;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长生;;后危机时代增加居民收入的重点与对策[J];探求;2010年02期
2 王立君;;后危机时代中国产业政策法律化的战略思考——以日韩产业政策法制化发展经验为借鉴[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3 尹晨;贺学会;;后危机时代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4 周晓红;;培育自主品牌:后危机时代企业制胜的根本[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田果;;后危机时代企业法治化反倾销应对策略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0年31期
6 冯海波;;后危机时代中国社会矛盾特征分析[J];理论研究;2010年05期
7 王立君;;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产业政策法律化思考——以日韩经验为借鉴[J];法学;2011年06期
8 刘杰;;后危机时代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10年05期
9 杨琪;;后危机时代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再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10 黄燕;;后危机时代安徽省中小企业贷款情况的调查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翠莲;;后危机时代电子政务建设与中国政府管理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建平;;论后危机时代治道变革的行政文化战略选择——对“绿色新政”文化诉求的一种审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骏;解晨晨;;低碳经济时代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陈松林;;后危机时代的煤炭市场走势[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锵;;后危机时代平潭海运发展思路[A];2011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卜海;;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壁垒及其应对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董伟;;俄罗斯转轨和拉美改革的经济制度选择与结构性障碍及当代借鉴性[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王海兰;郑红军;;后危机时代物流业发展的微观路径探析[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9 徐艳玲;贺方彬;;后危机时代语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航;;后危机时代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协调发展[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陶冶;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成亮点[N];金融时报;2010年
2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构建金融安全网[N];证券时报;2011年
3 薛严;韩政府认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力度应加强[N];科技日报;2011年
4 王兆星 博士;关于加快我国金融安全网建设的思考[N];金融时报;2004年
5 董菁菁;居危思“安”[N];中国财经报;2003年
6 宁立红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建立我国金融危机处理机制的若干建议[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7 本报驻东京特约记者 马玉安;入世呼唤金融安全网[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8 记者 严婷;致力于提高贫困人口福利的央行(下)[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高晓倩;防范金融风险须先筑好“篱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宋芳秀;构建存款保险制[N];中国证券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世宏;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刘肃毅;股市危机及安全网的理论和经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袁中华;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林辉;现代金融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6 汤凌霄;跨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邓春宁;基于不确定性预期的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沛;开放经济下金融稳定的理论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3年
9 孙r,
本文编号:2414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41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