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征信系统服务功能
[Abstract]:As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and market economy, the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must set up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satisfy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he demand for Credit Information in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national database of enterprise and personal credit inform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enterprise and individual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is a national system for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in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党委;
【分类号】:F83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红;张宏宇;;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个人征信系统在四川的运用与启示[J];西南金融;2009年05期
2 ;征信热点问题解答[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3 曾华;郑允_";;中国大型商业银行个人征信客户异议处理探析[J];金融论坛;2009年09期
4 陶艳忠;;个人征信权益也是人权[J];金融经济;2011年07期
5 韩冰;;从我国个人信用查询系统的应用缺陷看个人信用查询评级系统的组成[J];征信;2009年05期
6 傅艺涵;;对基层央行征信系统功能拓展的现实思考[J];金融经济;2010年02期
7 张会元;;征信补益金融生态[J];中国金融;2008年22期
8 韩平;冯增国;;基层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J];浙江金融;2006年10期
9 田泽;;征信系统在金融监管信息服务中的基础地位[J];中国金融电脑;2007年06期
10 陈永春;陈明娟;黄栋;;征信系统查询成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J];华南金融电脑;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宁;;加快征信体系建设 改善社会信用环境[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戴根有;;正确认识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几个问题[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唐旭;;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政府、社会与金融机构共同合作[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林廷生;;政府应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浩;;风险管理创造价值——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及其建设研究[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谢冀;张晓u&;;商业银行贷款组合的信用度量制研究和实证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祁敬宇;;我编写《金融监管学》教材的一点体会[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8 姚军朋;苗青田;;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看政府金融监管[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9 陈学彬;邹平座;;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盛亦工;姜林枫;刘美芬;武盈盈;刘长才;王成江;金爱卿;刘洪来;赵宇翔;提运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动我省信用信息收集和评价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温跃 朱锋 通讯员 王朝阳;山东临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速[N];金融时报;2009年
2 吕妍;我省个人征信系统日均查询量突破千次[N];新华日报;2006年
3 沈仁航;珍惜个人信用积累信誉财富[N];福建日报;2006年
4 雷和平;为了那片碧水蓝天[N];金融时报;2007年
5 吴梅邋徐友仁;李金早苏宁视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N];广西日报;2007年
6 贾磊;个人征信亟待提高含金量[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7 吴穹邋康翔;个人征信何时显威[N];计算机世界;2007年
8 蒋卫华 皱巍巍;个人征信系统:打造征信体系建设根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郭凤琳;5.3亿人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金茜;关于“个人征信系统”的一些思考[N];中国审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积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杨汝亭;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3 罗嘉;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于永宁;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变革之道[D];吉林大学;2010年
5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吴焰;转型期的中国金融监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王文才;金融稳定结构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孙焕民;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实践与理论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张贵清;信用风险评级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陈海勇;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问雪;我国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高有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卢泽纲;个人征信系统对控制商业银行个贷风险的分析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耿静;美国、英国和日本金融监管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5 王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法律监管[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肖凯;次贷危机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法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吕劲松;金融监管:理论、模式与我国的实践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李娜;论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D];安徽大学;2010年
9 霍汉强;澳门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罗兰兰;我国征信模式及监管体系的制度选择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22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42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