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体制视角分析粗放型增长模式产生的原因
[Abstract]:The regulatory financial system not only supports the early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leads to further capital concentration. Low interest rate and low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will lead to the overinvestment of society as a whole, and make the whole society fall into the trap of extensive and inefficient growth. The fundamental way to change the way of growth is to carry out market-oriented financial reform.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211三期资助项目
【分类号】:F124;F832.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晋斌;金融控制、风险化解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2 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3 邱晓华;郑京平;万东华;冯春平;巴威;严于龙;;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束景明;;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选择与放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3 尹希果;曾冬梅;;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4 黄杰;;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孙自铎;何平;;中国经济发展中双滞后的状况、影响、原因及矫正——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郑伟;刘永东;;中国保险业中长期增长潜力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霍艳斌;;虚拟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04期
9 刘忻梅;杨金林;唐俊;;内蒙古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24期
10 陈爱林;金融结构的理论、现实与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研究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磊;王宏淼;;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姜彩楼;朱琴;;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与能源绩效:基于OECD国家的样本[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作毅;;朝阳区经济增长潜力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孙祁祥;;中国保险业“赶超发展模式”的反思及新模式构建的思考[A];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金融保险业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6[C];2006年
5 郑伟;刘永东;;中国保险业中长期增长潜力分析——基于世界保险业增长规律曲线[A];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金融保险业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6[C];2006年
6 姜照华;许莉;赵奥;;经济增长核算的分配理论及方法:对中国的测算[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蕾;谭东明;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碧;;关于金融资本助推“三农”建设的思考[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洪波;;经济发展与土地配置方式的演变[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云;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梁辰;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南开大学;2010年
8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9 谢沛善;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文;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泓震;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岩;农村民间借贷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生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宋增芬;山东省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丁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瞿梦杰;乡镇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赵新建;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杨锡娟;我国民间金融的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吴茂东;江西省经济增长质量测度与评价[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达;冷静思考经济紧缩带来的启示 重新审视我们对待经济、金融问题的思路[J];财贸经济;1999年08期
2 ;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J];宏观经济管理;1996年02期
3 吴敬琏;我国金融市场形成的两个问题:金融抑制与经济气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02期
4 王跃生;金融压抑与金融自由化条件下的企业融资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01期
5 刘伟;杨云龙;;工业化与市场化:中国第三次产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J];经济研究;1992年12期
6 武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7 刘伟,李绍荣;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8 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6年12期
9 张杰;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及改革困境[J];经济研究;1997年08期
10 常修泽,高明华;中国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推进程度及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199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美轩;徐波;;区域内企业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测度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2 刘玮;;消费、金融管制与经济增长[J];数据;2006年09期
3 郝戊;;内蒙古企业创新障碍及若干建议[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6期
4 张雪兰;何德旭;;关于完善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考[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5 余冬筠;魏伟忠;;区域创新效率评价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10年10期
6 胡晓萌;冯凯;;“金融危机”背后[J];经营管理者;2009年09期
7 王颜林;王孟欣;;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评价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8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性分析[J];财贸经济;2008年09期
9 童纪新;陈继兴;蔡元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0期
10 王磊;安同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技术创新[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姬广科;李少华;;社会资本、创新与产业集群[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棕树;吴晓灵: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放松金融管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刘跃峰;自主创新产品成为法士特经济增长新亮点[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6年
3 但有为;吴晓灵:金融改革重在放松对内金融管制[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6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7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8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兆斌;跨国移民、人力资本结构和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9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10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0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43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