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市商制度探讨——基于信息不对称下市场参与者整体福利和交易成本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03 07:54
【摘要】:在信息不对称框架下,参考并扩展了Copeland-Galai模型和Glosten-Milgrom模型,建立了市场参与者福利模型,讨论了做市商存在的证券市场和做市商不存在的证券市场中交易者的福利变化,得出社会总福利与证券真实价值无关,只与交易者对证券的私人价值和交易成本有关,交易者根据预期收益最大化原则并不能实现社会总福利最大化,在知情交易者控制价格的竞价市场中不知情交易者的福利劣于做市商存在的市场等结论。建议我国证券市场可以适当地引入做市商制度以益于保护不知情交易者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环境,提高交易所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
【基金】:渤海财险2011年资助课题“场外交易市场交易模式创新研究”
【分类号】:F224;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学峰;徐辉;;不同做市商制度对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比较研究与启示[J];产权导刊;2006年12期

2 李学峰;;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做市商制度:功能、影响与趋势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孙培源,施东晖;微观结构、流动性与买卖价差:一个基于上海股市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开国;何兴强;柴俊;;股票交易活跃性、流动性与基于信息的交易——对H股的微观结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2 仇永德;;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与预期收益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9期

3 唐雯;;股票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初探[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4 苏冬蔚;基于中国股市微观结构的流动性与执行成本分析[J];当代财经;2004年02期

5 王聪;唐静武;;中国股市隐性交易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财经;2009年04期

6 黄诒蓉;李跃云;;非流动性风险因子在资产定价中的作用——基于中国股市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09期

7 晋入勤;;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的制度构建应遵循五项原则[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8 仲黎明,刘海龙,吴冲锋;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过高还是过低——一个国际比较视角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9 万树平,涂凍生;价量分布下的股票流动性深度的度量[J];系统工程;2004年10期

10 雷觉铭;曾勇;;上海股市买卖价差成分分析[J];系统工程;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曹迎春;邱菀华;刘善存;;基于ACD模型的中国股市日内流动性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明日;刘善存;;限价指令交易策略的收益水平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淳;朱世武;何济舟;;金融市场波动择时策略的经济价值分析[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颖文;机构投资行为及其对证券市场安全影响[D];湖南大学;2009年

3 杨士军;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绩效与股票市场效率[D];复旦大学;2003年

4 屈文洲;限价委托交易系统中行情公告牌的信息含量与交易者行为分析[D];厦门大学;2003年

5 朱小斌;连续竞价市场中的流动性——基于中国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谢绵陛;看法差异、信息不对称、卖空限制与价格形成[D];厦门大学;2004年

7 郦彬;中国股票买卖价差的跨市场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欧阳建新;中国证券市场波动的微观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房振明;基于非对称信息具有时间特性的中国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梁朝晖;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溢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朝权;中国股权溢价之谜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郭同柱;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于永军;数据挖掘在证券投资成本分析中的运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牟晓鸣;基金流量与股市收益及收益波动的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叶樊妮;证券市场流动性衡量方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吕晓青;股票股利对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潘辛育;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做市商的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柳江;中国证券市场流动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田晔;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上海股票市场买卖价差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麦元勋;基于资产换手率的我国股市流动性与预期收益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喜;做市商制度与竞价交易制度比较[J];经济论坛;2000年24期

2 杨丽,宋海燕;二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3 李恒光;证券市场交易组织方式比较──二板市做市场制度探微[J];税务与经济;2002年02期

4 郑笑冬,高洁雯;中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障碍与对策探讨[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年02期

5 姚新民;努力创造条件尽早推行做市商制度[J];上海财税;1996年10期

6 程宗璋;;做市商制度差别[J];资本市场;2002年10期

7 王莉;;做市商制度: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全流通”[J];中国外汇;2006年05期

8 郭卫锋;徐永胜;;做市商制度的运行模式及发展趋势[J];产权导刊;2009年11期

9 董瑞华;王U,

本文编号:2531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31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d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