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债务危机的形成与影响分析——兼析中国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817.12;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经济学博士 乐嘉春;美国债务危机或使美元贬值长期化[N];上海证券报;2011年
2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以外汇平准基金解决货币被动发行[N];证券时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伟;;太蹊跷的三桩事[J];英才;2010年05期
2 尹祖宁;财政赤字扩张与人民币汇率超稳定探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4期
3 杨博;;盖特纳访华带走了什么[J];山西老年;2009年07期
4 邓建丰;王慧;;浅析欧美储备货币汇率波动下人民币汇率走势[J];经营管理者;2010年06期
5 王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影响与启示[J];财政研究;2010年05期
6 袁欣;陈剑蓓;;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透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士雷;吴海涛;滕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现实警示[J];黑龙江金融;2010年08期
8 姚枝仲;美国双赤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09期
9 黄志良,周长信;美中贸易与人民币汇率问题思考[J];北方经济;2005年08期
10 陈西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裘元伦;;欧洲人需振作团结创新改革精神——由欧洲债务危机说开去[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曾锴;;从迪拜债务危机看我国政府融资平台风险[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3[C];2010年
3 綦刚长;;金融危机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4 张彬;吴苏云;;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产生原因、经济影响及走势分析[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宋玉华;林治乾;;财政赤字、产出与经常项目差额——基于美国的经验研究[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汪争平;;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对深圳经济的影响[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洪凯;;论高校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化解[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秦迎霞;边策;吴润衡;;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纺织品贸易中存在J曲线效应吗[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宋玉华;胡培战;江乾坤;;美国联邦巨额财政赤字与相机抉择性财政政策研究[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肖琳;;中美人民币汇率争议相关分析——基于IMF双边汇率监督新《决定》[A];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中国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楠;复苏路颠簸 美元“被走强”?[N];国际商报;2010年
2 记者 曹金玲;欧洲债务危机殃及中国?[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晶泽;欧债冲击波中的中国出口公司[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4 余洁 杨f 帅鹏坤;欧洲债务危机难撼中国经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辛义 阎学燕;欧元最近比较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见习记者 吴婷婷;G20峰会可能是欧洲银行业的一个转折点[N];证券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志石;中国不会发生债务危机[N];国际商报;2001年
8 记者 王振华;美国政府出现巨额财政赤字[N];经济参考报;2002年
9 记者 刘洪;本来就够多了,美政府财政赤字已近上财年3倍[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王振华;美国财政赤字突破2000亿美元[N];经济参考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亚晖;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测算及汇率传递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于大力;我国财政政策合理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周艳;汇率变动、贸易失衡与政策选择:中国的经验[D];厦门大学;2007年
4 许雄奇;中国财政赤字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杨雪峰;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波动效应与稳定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俞开江;人民币“双率”调整与我国贸易收支平衡调控研究: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谷宇;人民币汇率体制变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雅丽;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张斌;90年代的国际收支:原因、趋势与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吴骏;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萍;人民币汇率体制探讨[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孙定一;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关晓红;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徐万教;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朱艳嫣;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6 李豫生;论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张刚;2001~2010年间关于人民币汇率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史猛;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9 吴早;中美贸易不平衡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郑凌云;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531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3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