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机构支付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
【分类号】:F8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梓铭;;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遇到的问题及应对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7期
2 范云飞;;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影响下的银行卡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信用卡;2011年07期
3 王勇;郝运;;非金融机构支付中客户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金融;2011年05期
4 高燕;;支付体系向下延伸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效应分析——以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5 ;业界资讯[J];中国金融电脑;2011年08期
6 于立志;王坤平;王宝田;;对非金融机构电子货币的监管存在空白应该加以弥补[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9期
7 ;央行: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J];金融科技时代;2011年06期
8 ;一月金融[J];华北金融;2011年07期
9 周少晨;;行业规范初立 机遇挑战并存[J];中国信用卡;2011年08期
10 本刊编辑部;;新闻速递[J];金融科技时代;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姜再勇;;加强合作 开拓创新 推动环渤海区域直接融资的发展[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彭建刚;李骞;;浅论我省如何防范和打击“洗钱”行为[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3 何家平;;试论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率体系[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邓淇中;叶苹;;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肖承发;高阳宗;;农村地区支付工具推广使用中的问题和建议[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张丽;;关于确定商业银行优质客户问题的研究[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牛娟娟;中国支付体系建设硕果累累 五年规划将适时发布[N];金融时报;2011年
2 朱沙;山东农行着力建设现代支付体系[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3 高玉杰;加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N];金融时报;2010年
4 记者 牛娟娟;大力推进支付体系建设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N];金融时报;2011年
5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认证管理规定[N];金融时报;2011年
6 记者 肖扬;安全,支付体系的生命线[N];金融时报;2011年
7 记者 姜瑜;推进非金融机构融资法律规范建设[N];上海金融报;2011年
8 记者 张婧;第三季度我国支付体系继续平稳高效运行[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记者 牛娟娟;2010年支付体系继续平稳高效运行[N];金融时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友;三家非金融机构增资6亿 黄河农商行战投引进转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众;我国支付体系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陈金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德成;基于商家、消费者和发行机构决策行为的电子货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翟金林;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华;农村地区支付体系现状、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翟涛;中央银行现代化清算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利;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季钰;支付体系电子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王军;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法律监管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谢汉阳;中国非接触支付体系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周倩;中国银行支付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李敏;电子货币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监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宋陆军;支付功能供求均衡与中国近代金融演进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万庆;中央银行现代支付体系实施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49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49938.html